-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克视音频测试仪在后期的应用
本次泰克视音频测试技术的培训,除了介绍了与前期视音频内容有关的知识之外,还讲解了大量与后期制作相关的内容。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视音频声画延时的测试、彩色校正与视频监视,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后期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提升后期制作技术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视音频声画延时的现象分析及测试方法
高清制作能极大的提高节目制作的画面质量,而在现阶段高标清制作及播出并存的情况下,观众在家里观看电视节目经常会发现画面和声音对不上的现象,让人觉得很难受。我们把这个问题叫做声画同步(俗称”唇型”)问题(AV DELAY),这个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人的主观感觉。
??? 在标清系统中,由于标清信号处理是时间和音频处理的时间差在人主观感觉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感觉上觉得还是难以发现。而随着高清制作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从高清转到标清的下变换环节引入时延环节,这个问题显得突出而必须要解决。
1、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产生“唇形“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视频和音频各自由不同通道分别处理,形成的延迟量不同。在高清制作的环境下,视频信号通过该系统的视频系统的延迟量要比音频信号通过该系统的音频系统的延迟量大的多,这就是形成的音画不同步的主要原因。我们把这叫做“声音超前“,一般会造成比较大的视频延迟的原因有:
l?前期制作环节
*外来标清视频信号上变换到高清系统
*系统内部帧同步机和其他视频处理
*需要输出标清信号时,高清节目视信号的下变换
l?传送环节
*视音频分离信号传送时,编解码器对视频的单独处理
l?后期制作环节
*视音频分离后期制作中的存储及调用延迟等
?
而造成“音频滞后“的主要原因有
l?5.1传送中的杜比编解码
l?涉及延迟播出的视音频分别延迟等
?
?
2、解决方案
A、原则
每个技术系统都应本系统的AV DELAY进行测量调整,每3个月校正一遍。
实际使用时,采取每级对齐的方式。前级应先自身对齐,下级对前级输入进行调整对齐后,进入本系统制作或播出。
根据视频信号流程和处理方式,在音频系统流程中不同部分应该加入相应的延时处理。
?
2.2举例说明
假设一场转播,要求如下:
*高清转播车有2路外来标清信号
*要求有高清信号在高清频道,标清信号在标清频道播出。
*采用卫星车传送。
*总控延迟30秒播出。
?
??? 在这个简单系统中,可以分为:前期制作系统(转播车系统)、传送及接收系统、播出系统。分别看下如何处理:
A、前期制作系统:
*?在每个系统的输入口把各来源的视音频信号都对准,使之同步进入系统。
*?分系统环节输出都各自对准,保证自身各环节输出是同步的。
?外信号输入环节
在标清信号上变换到高清格式进入到系统中时,会有延迟(一般为1帧,40MS)。采用在其相应的音频输入到转播车调音台的通道上加相应延迟量后对齐的方式。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数字音频调音台的每路输入延迟的功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购买数字调音台的主要原因之一。
l?高清信号在高清频道,标清信号在标清频道播出的考虑
*?在转播车制作系统中,高清视频在经过切换台、应急开关、视分等处理后都有延迟,可以采用在转播车的调音台的编组输出延迟功能满足高清信号声画对齐,供播出及录像使用。
*?而标清信号则需要下变换,也采用在转播车的调音台的编组输出延迟功能加上相应的延迟量解决该问题。
* 当然,就算调音台功能强大,还是需要配备音频延迟器,使之在使用备份调音台或调音台延迟调节量不够时使用。
在转播车系统上,还有几个建议:
*?配备CRT监视器,高清信号端口用来客观观测外来接入信号,标清信号端口用来客观观测输出信号。可以减少LCD显示器带来的误差。
*?使用测量仪器,在调试时对延时量进行确认。考虑常规制作时的几种方式(录像、传送等),预先设置好并在工作时检查确认。特别的需求在按照实际情况调节。
*?每次制作时,虽然已经设置好,技术人员都应对录像机、放像机、上变换接入、下变换输出再次确认以保证制作。
?
B、传送系统及接收
*?一般传送系统都采用透传以保证安全。在卫星车系统中,建议用测量仪器先行对齐本系统(调整编码器),每3个月校验一次,在转播车输出对齐的情况下,平时透传。如果有问题,则要求在接收处加处理。
*?而在接收端,可以考虑参考BOB方式,在总控处单独设立一个TOC(Technical Operater Center)房间,对外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对齐后进入总控。这也等同于转播车上的在调音台输入端加延迟的概念。
?
C、播出系统
*?一般的来说,接收从TOC来的调整好的信号后,播出系统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采用测量仪器先行对齐本系统对齐后,基本没有问题。
*?而在有30S延迟播出的情况下,则需要确认视、音频是否延迟量设置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13∕T 5769-2023 钢丝编织隔离栅应用技术导则.pdf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细则.docx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总结.docx VIP
-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测量.ppt VIP
- 2024年9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pdf
- (正式版)D-L∕T 448-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ocx VIP
- 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ppt VIP
- 顺河场镇中心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方案.doc VIP
- 【国家标准】GBT 20828-2015 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