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山东省青岛市2014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史观教学研讨会课件.pptVIP

【推荐】山东省青岛市2014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史观教学研讨会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山东省青岛市2014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史观教学研讨会课件

(2013·课标全国Ⅱ,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12·山东文综)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12?上海单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2010山东文综16】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一、农耕文明时代 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⑴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而且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 ⑵罗斯福新:修建水利如田纳西水利工程、整体规划粮食生产等。 ⑶赫鲁晓夫改革:大规模垦荒,耕作粗放,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自然规律。 ⑷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如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下发展科技;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 2.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资源环境恶化: 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资源环境恶化, 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资源环境恶化, 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资源环境恶化。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建国后环境保护工程、政策与法制。 三、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的创新和技术创新,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011?安徽文综)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2012山东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的发动了人们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 理论五:矛盾 理论六:量变与质变 理论七:否定之否定等等 (2011年山东文综T27) (25分)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西学东渐主线:器物 制度 思想。 对中国: (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 ①外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②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