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埋线疗法耳压疗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埋线疗法耳压疗法.ppt

埋线疗法、耳压疗法 永昌县中医院 李红明 埋线疗法 耳压疗法 具体操作 临床运用 埋线疗法 1 穴位埋线是在消毒条件下用针具把羊肠线埋藏在腧穴皮下组织肌层,利用埋藏的羊肠线在腧穴的持久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2 (1)穴位封闭效应。 (2)针刺效应。 (3)刺血效应。 (4)留针及埋针效应。 局部麻醉时,使相关穴位的皮肤受到一定量的刺激。 具体如下: 针头刺入皮内及注药时产生的疼痛信息传到相应的脊髓阶段,抑制了相同阶段所支配内脏器官的病理信息传递。 局麻后期,穴位局部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使局部代谢正常化,改善其营养状况。 穴位埋线可以起到针刺的作用,可以达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目的。 由于埋线针较粗大,刺激感应也更为强烈。 刺血是用针具刺破血络,放出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临床埋线时往往会刺破穴处血络,至针眼处有少量出血和渗血,有时瘀结皮下,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 “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穴位埋线实际上就是留针和埋针之法的延续和发展,肠线在体内的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就诊次数多等缺点。 埋线后,会使局部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来的某些化学因子可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使穴位局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为损伤的修复创造条件。 局部组织蛋白分解,N递质增加,降低缓激肽和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含量。 羊肠线是用羊的肠衣加工而成,乃异种组织蛋白,埋入穴位后,会产生排异反应,变态反应。 以上各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 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上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了中枢对病理刺激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在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器的机能状态,达到双向调节作用。 一 耳穴疗法 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前 选准穴位后,用0.2%安尔碘以中心点半径3cm向外三次绕圈擦拭。 采用注线法,剪取3 号羊肠线1~1.5cm,后退12号腰穿刺针针芯,将羊肠线放入针管内;用酒精棉球擦洗双手或戴消毒手套,医者右手捏针柄,左手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捏住针体下1/3,将针尖放在穴位处局麻皮丘上,垂直压至皮肤产生最大阻力,然后双前臂鼓劲用力,互相协调,共同用力,使用爆发力、猛然一抖,即可一下突破皮肤,这种爆发力局限于1-2cm范围,不致于因突然用力,由于惯性,使穿刺针一下刺入过深,损伤深部神经或内脏。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埋线应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部位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以防感染。 3.要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5%酒精中,或用苯扎溴铵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6.在一个穴位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7.注意术后反应,由于损伤刺激和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可将渗液挤出,并用75%乙醇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反应,即施术后4~24h内体温上升,约在38℃左右,若无感染,持续2~4天体温恢复正常。 如有感染、过敏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若损伤神经,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或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此时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 材 料 有多种,其中王不留行籽因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而多用。应用前应用沸水烫洗,晒干装瓶备用。 先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 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已选的耳穴上。 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证用强刺激法。 谢谢! 是指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替代埋针的一种简易方法。 操 作 耳廓最外缘向前卷曲的游离部分 耳轮 对耳轮是与耳轮相对的呈“ y ”字形的隆起部分,由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三部分组成。 对耳轮 三角窝 耳轮与对耳轮之间所形成的凹沟。 耳舟 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的耳轮共同形成的三角形凹窝。 三角窝 耳廓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耳屏 耳垂上部于耳屏相对的隆起。 对耳屏 由部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