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应用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应用 浙江大学病理学与法医学研究所 周 韧 1.免疫组织化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1.1.历史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医学的历史也就有多长.医学的任何一个进步都是建立在当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相应水平上的. 医学的目的: 解除人体的病痛 核心: 诊断和治疗。 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均来源于正确的诊断。 疾病的诊断手段准确性,首推病理诊断准确性高,即病理组织学诊断。更准确、更可信、更有权威性。 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已成为病理诊断中的一种常用手段。 病理诊断发展过程的主要事件 年 代 作 者 事 件 1632年 Severino 肿瘤切开后观察的书 1661年 Malpighi 放大镜观察后的报告 1761年 Morgagni 肿瘤与外科方面的书 1829年 Horner 首篇病理论文 1832年 Hodgkin 报告7例尸检结果的论文 1858年 Virchow 发表《细胞病理学》 1863年 Paget 发表《外科病理学》 1897年 Mallory和Wright 发表组织学技术的书 1914年 Mallory 发表《细胞组织学原则》 1919年 Ewing 发表《肿瘤病》 1924年 McFarland 发表《外科病理学》 1926年 Karsner 发表《人体病理学》 1928年 Papanicolaou 发表细胞学方面的书 1951年 电镜应用于病理诊断 1974年 免疫组化用于病理诊断 诊断病理学开始于19世纪 20世纪的第二个25年中达到光学显微镜诊断的辉煌。随之而起的电子显微镜 20世纪第三个25年中成为诊断病理的发展高峰。 进入20世纪最后25年,取而代之的便是免疫组化了。 1.2.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 1.2.1.免疫学的发展 1.2.2.单克隆技术的出现 病理诊断的确立:是找到“特征性”形态表现。 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 几百种的“特殊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产生: 抗原抗体结合原理 从组织细胞水平进行抗原抗体反应,于是就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主要的发展过程 年 代 研 究 者 事 件 1941年 Coons 实用免疫荧光技术 1948年 Fagraeus 进一步发展免疫荧光技术 1970年 Sternberger 抗体酶标记技术 1974年 Taylor 证实组织中的浆细胞免疫 1975年 Kohler和Milstein 单克隆抗体技术 1981年 Hsu ABC法 90年代以来 SP法,原位杂交及原位PCR免 疫组化法 诊断免疫组化 开始于70年代, 发展高峰是80年代, 90年代已在国外病理科列入病理技术室的常规工作。 国内病理科约晚10年的进程,90年代开始在诊断病理工作中普及。 2.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2.1.免疫组织化学的工作原理 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能特异性结合 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如酶,金 属离子、同位素等,显示一定的信号(如:颜色) 借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其颜色变化,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结构 抗原和抗体 抗原(antigen) 1、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