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CS和BDDCS的简介和比较
摘要: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的概念自从1995年被提出后,人们对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BCS现已成为世界药品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具。基于药物体内处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DDCS)则在BCS的基础上作以改进,使用药物体内代谢程度作为渗透性的替代指标,对药物进行分类。BDDCS系统不但可以补充现有仿制药物生物等效性豁免的评审标准, 还可以对药物在体内的各种特征进行预测。本文将对BCS和BDDCS作以简要的介绍,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BCS;BDDCS
前言: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Bioequivalence,BE)是评价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是否可以达到相同疗效的通用标准,也用作非专利药品的审批。生物等效性试验要求试验药品与对照药物间具有相同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即统计学意义上相同的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995 年,Amidon 等人提出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将药物按照溶解度和渗透性进行分类,并以此来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该系统在 2000 年被 FDA 采用,作为《基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对口服速释固体制剂免除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工业指导原则》的理论基础。根据 BCS 理论,非专利药品若能在体外试验中证实具有高溶解度和高渗透性(BCS 第Ⅰ类),其速释制剂可以申请免除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在 BCS 中,高渗透性定义为≥90%口服给药可被吸收。在 2005 年,Benet 教授又提出了基于药物体内分布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Drug Disposi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提出以药物的代谢作为渗透性新的替代指标。本文将对 BCS 和 BDDCS 系统做以介绍,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作以探讨。
1.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
1.1分类依据
BCS全称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国内译为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肠壁渗透能力对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的标准。原料药按照BCS分为四类:BCSⅠ类:高溶解性-高渗透性;BCSⅡ类:低溶解性-高渗透性;BCSⅢ类:高溶解性-低渗透性;BCSⅣ类:低溶解性-高渗透性。
1.2分类标准的定义
应用BCS对药物进行分类时,药物的剂量值、溶解度和渗透性必须已知。为了规范标准,WHO对剂量、溶解度和渗透性进行了定义和评价:
(l) 剂量值 在BCS中,剂量除以溶解度的比得到的剂量值是WHO推荐的最大剂量(以mg计)。这个剂量值可能和一些国家处方规范信息中推荐的剂量不同,也有可能与制药厂商提供的剂量不符。如阿司匹林,WHO规定的单剂量给药范围为100-500mg,但在德国处方信息规定中定的最大剂量是l000mg。
(2) 溶解性 高溶解性的药物是指在37℃下,pH在1-7.5的范围内,剂量/溶解度比值(D:Sratio)小于250ml的药物。将剂量(mg)除以溶解度(mg/ml)得到的比值(以体积m1为单位)与FDA的标准25Oml相比,即可判断药物溶解度的高低。
(3) 渗透性 高渗透性药物是指在没有证据说明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的情况下,有90%以上的药物被吸收药物(指相对于给药剂量的药物被吸收部分,而不是指整个人体系统的生物利用度)。FDA推荐使用的有人体药代动力学数据、人体肠道灌流试验、原位动物模型数据或有效的单层细胞培养(通常是Caco-2细胞)数据。
1.3分类系统与有关参数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可用三个参数来描述药物吸收特征。这三个参数分别为:吸收数(absorption number, An)、剂量数(dosenUnlber,Do)和溶出数(dissolution number,Dn).对这三个数进行综合分析,可判断药物被吸收的可能性,也可计算出药物的吸收分数F值,这对药物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类别划分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吸收数(An) 吸收数是预测口服药物吸收的基本变量,是反映药物在胃肠道渗透性高低的函数,与药物的有效渗透率、肠道半径和药物在肠道内滞留时间有关,用下式表示:
式中Peff为有效渗透率,R为肠道半径,Tsi为药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Tab。为肠道内药物的吸收时间。对某一个体而言,R为一定值,则Peff及Tsi决定了An值的大小.An也可视为Tsi与Tabs的比值。Amidon等人的研究表明,Peff与药物的吸收分数F成正比。当Peff2时,药物的吸收是不完全的,只有当Peff2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5月23日福建省福安市教师县乡选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969.doc VIP
- 春江花月夜(说课课件).ppt VIP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VIP
- 结婚2周年纪念日感言PPT.pptx VIP
- 《旧唐书·郭孝恪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 VIP
- 2023年2月13日福建省邵武市乡村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053.doc VIP
- 直流系统考试题.pdf VIP
- 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高频词汇.docx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