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液态金属在特殊条件下的凝固及成形(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快速凝固 第二节 微重力凝固 第一节 快速凝固 快速凝固指液态金属在比常规工艺过程(冷速不超过102 ℃/s)快得多的冷速下,如105~1010 K/s,合金以极快的速度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快速凝固定义:由液相到固相的相变过程非常快,从而获得普通铸件或铸锭无法获得的成分、相结构和显微结构的过程。 快速凝固的特点 抑制了各种传输现象,凝固偏离平衡,经典凝固理论中假设的许多平衡条件不再适应,成为材料凝固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 获得的晶态材料的微观组织及性能与常规凝固条件下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形成亚稳相等。 如果过冷度极大,例如过冷到玻璃态转变温度以下,则凝固潜热为零,亚稳相受抑制,结果会形成非晶相。 一、快速凝固基本原理 1、快速凝固的条件 最重要条件:是要求液-固相变时有极高的热导出速度。 途径: 辐射散热,对于直径为1μm,温度为1000℃的金属液滴,获得的极限冷却速率只有103K/s,冷却速度不够高; 对流传热,将导热良好的氢或氦以高速流过厚度为5μm的试样,获得的极限冷速为1×104~2×104 K/s; 要获得高于105 K/s的冷速,只能借助于热传导。 快速凝固技术可分为: (1)急冷凝固技术; (2)大过冷凝固技术。 (1)激冷凝固技术 急冷凝固技术的核心:提高凝固过程中熔体的冷速。 对金属凝固而言,提高系统的冷速必须要求: (1)减少单位时间内金属凝固时产生的结晶潜热; (2)提高凝固过程中的传热速度。 根据这两个基本要求,急冷凝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4个方面: (1)设法减小同一时刻凝固的熔体体积; (2)减小熔体体积与其散热表面积之比; (3)设法减小熔体与热传导性能很好的冷却介质的界面热阻; (4)主要通过传导的方式散热。 (2)大过冷凝固技术 大过冷凝固技术的原理:要在熔体中形成尽可能接近均匀形核的凝固条件,从而获得大的凝固过冷度。 通常在熔体凝固过程中促进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媒质主要来自熔体内部和容器壁。 因此大过冷技术就是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设法消除形核媒质。措施: 减少或消除熔体内部的形核媒质的途径是:把熔体弥散成熔滴。当熔滴体积很小、数量很多时,每个熔滴中含有的形核媒质数目非常少,从而产生接近均匀形核的条件。 减少或消除由容器壁引入的形核媒质主要是设法把熔体与容器壁隔开,甚至不用容器。 二、急冷凝固技术及特点 在急冷凝固技术中,根据熔体分离和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成三类: 模冷技术; 雾化技术; 表面熔化与沉积技术。 模冷技术的特点 优点:熔体的凝固冷速较高,产品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也比较均匀。 缺点:用模冷技术生产的急冷合金产品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先粉碎后才能经固结成型,加工成大块材料。 采用这一技术时,提高急冷产品凝固冷速的关键是: 选择与熔体热接触好、导热能力强的材料做冷模,提高传热效率; 减小熔体流的截面尺寸,控制熔体与冷模上某一固定点的连续接触时间以便提高传热速度。 常用方法:熔体旋转法、平面流铸造法、熔体提取法。 图 双辊法快速凝固技术的原理1一带材 2-合金液流 3-加热炉 4一坩埚 5一漏出孔 6-双辊 图 单辊法复合层快速凝固过程原理图1-单辊 2-合金液1 3一坩埚1 4-坩埚2 5-合金液26-感应加热线圈 7一复合层带材 (二)雾化技术 雾化技术指采取某种措施将熔体分离雾化,同时通过对流的方式冷凝。 雾化技术的特点 优点:产品主要是粉末,可以不用粉碎而直接固结成形为大块材料或工件,因此生产成本较低,便于大批量生产。 缺点: (1)熔体在凝固过程中一般不与或只在冷凝过程中的部分时间内与冷模接触,主要以对流方式冷却,因此凝固冷速一般不如模冷技术高。 (2)如何提高粉末的收得率、减轻粉末氧化与污染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气体雾化设备工作原理图1 —细粉 2 —气体 3 —气源 4 —合金液 5—真空感应加热器6 —喷嘴 7 —雾化室 8 —收集室 9 —粉末 (三)表面熔化与沉积技术 表面熔化技术主要应用激光束、电子束或等离子束等作为高密度能束聚焦并迅速逐行扫描工件表面,使工件表层熔化,熔化层深度一般为10?m—1000?m。 表面喷涂沉积技术应用较多的是等离子体喷涂沉积技术。主要是用高温等离子体火焰熔化合金或陶瓷粉末,然后再喷射到工件表面,熔滴迅速冷凝沉积成与基体结合牢固、致密的喷涂层。 特点 (1)与模冷技术、雾化技术相比,表面熔化与沉积技术具有凝固冷速高、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应用方便等特点。 (2)喷射沉积法可根据制件的需要设计基板的形状和尺寸,从而获得最终制件或近终形制件,因此更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3)主要限制是只能用于工件的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习手册附件新入职点部主管阶段学习汇报分析报告.ppt
- 学习水粉画分析报告.ppt
- 学习态度总结分析报告.ppt
- 遥感图像特征抽取分析报告.ppt
- 遥感图像特征分析报告.ppt
- 学习五配货作业分析报告.ppt
- 遥感信息科学Ⅱ第三章分析报告.ppt
- 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把握五个发展新理念分析报告.ppt
- 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一分析报告.ppt
- 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十三五”规划建议分析报告.ppt
- 2025至2030年中国透射密度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双面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厕纸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六角法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雕神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光催化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招聘3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年浙江苍南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年韶关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人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砖瓦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