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粤剧表演工艺.pp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 传统与传承 ——让粤曲唱响校园 传统与传承——让粤曲唱响校园 表演工艺 ——粤剧知识建构(四) 传统与传承——让粤曲唱响校园 谢 谢 * 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 坦洲镇林东小学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表演工艺 17世纪初(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唱腔仍以梆子为主。 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公元1911年~1912年初,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 粤剧唱腔 马师曾: 籍 贯:广东顺德人 行当:生旦皆能,擅演丑生 代表作:《搜书院》 唱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 “马腔” 薛觉先:广东顺德人, 行当:文、武、生、旦、丑、净,样样皆演,样样皆精。 代表作:胡不归, 唱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 “薛腔” 红线女: 籍贯:广东开平 代表作: 《关汉卿》、《昭君出塞》、《荔枝颂》等 唱腔:甜、脆、圆、润、娇。 “红腔” 小明星: 籍贯:广东三水县人 代表作: 《痴云》、《秋坟》、《前程如梦》、《故国梦重归》等 唱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 “星腔” 罗家宝: 籍贯:广东顺德人 代表作: 《祭玉河》、《苏小妹三难新郎》、《再进沈园》等。 唱腔:自然流畅,共鸣强烈,行腔不事雕饰但却有华采. “虾腔”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演译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 基本身段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 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 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对象、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其中须功是武生行当的一项专科,早期的须功表演样式繁多,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挣、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来表达悠闲、高兴、深思、意外、惊讶、震怒等表情。 粤剧身段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