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秋学期滨海中专高二语文周练试卷2012
2011年秋学期滨海中专高二语文周练试卷
命题人:刘长猛
(一)选择题
1.选出加黑字形、音无误的一组 ( )
A.绮丽多彩(qí) 不绝如镂(lǔ) 濯濯童山(zhuó)睹物思人(dǔ)
B.两山对峙(zhì) 黯(àn)然神伤 摧山坼(chè)地 初露端倪(ní)
C.五色斑斓(bán) 煞费苦心(shà) 令人神望(wǎng)筚路蓝缕(lán)
D.不事稼穑(qiáng)嘘唏赞叹(xū) 瞬隙万变(xī)敝帚自珍(b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转瞬即逝 摧山坼地 黯然失色
B.不盈不溢 一泄千里 渗淡经营
C.联绵不断 筚路蓝偻 凭舷眺望
D.嘁嘁喳喳 惊心动魄 船舷浐侧
3.下列句中,应填的一项词语是 ( )
(1)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_______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_______了精神负担。
(2)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_____了。
A.探明 增加 轻而易举
B.探明 增添 易如反掌
C.查明 增加 易如反掌
D.查明 增添 轻而易举
4.下列句子,加黑的成语用得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触目惊心。
B.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的词藻都黯然失色。
C.至于我的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敝帚自珍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
D.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洒洒之时,可曾想到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5.下列加黑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
洪荒: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
B.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端倪:仔细看。
C.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
不盈不溢:不多出来,不往外淌。
D.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推山坼地:摧塌山脉,使土地干燥。
6.下列句子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失败,有后退。
B.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向东流去,一泻千里。
C.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
D.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飘来几只沙鸥,闪电一样快,雪片一样白,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不见了。
7.与下面一句话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_________。
A.遇险的会说:“还想冒险,不要命吗?”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B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C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D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不要命了吗?还想冒险?”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