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与膏方养生3分析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暖肾俞——温阳散寒 盘腿相坐手擦掌 掌热贴于腰肾间 上下摩擦缓呼气 温阳散寒又补气 功效: 温阳散寒。 可滋补人体元气,提高人体抵抗力。 肾俞穴:足太阳膀胱经上经穴。此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 各类体质的表现——阴虚质 阴虚质(又称“燥红质”)- -形体美瘦长;性情易急躁。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 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 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失眠、便秘、口疮、慢性咽炎、糖尿病等 阴亏燥热病变及高血压等阴亏阳亢病变。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力较差,耐冬不耐夏;不耐受 暑、热、燥邪。 阴虚质养生 施养总原则:滋肾养肝,培补阴液。 饮食调养: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包括葱、姜、蒜之类),可常枸杞、麦冬泡茶饮或食枸杞菊花粥,常用食品宜多食黑木耳、黑芝麻、绿豆糯米、乌贼、龟、鳖、螃蟹、牡蛎、鸭肉、猪皮、豆腐、牛奶等性寒凉食物。 起居调养:居处尽量寒温适宜,空气新鲜,夏季宜阴凉,冬季注意保暖; 运动调养:宜选择中小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并长期坚持。 情志调养:恼怒伤肝,注意调畅情志,少生气。 药物调理:保健品宜选主含熟地、鳖甲、龟板、枸杞等滋补肝肾之品;中成药可选择知柏地黄丸常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可选择冬令膏方调理。 穴位按摩—滋阴生津 位置:在足内踝高点与跟腱之 间的凹陷中,平对内踝尖取之。 足太阴脾经穴。 在小腿内侧,当 胫骨内侧髁后下 方凹陷处。 各类体质的表现——痰湿质 痰湿质 - -体形肥又胖;性格偏温和。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 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 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消渴、中风、胸痹等(糖尿病、高血脂、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 差。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皮肤油脂较多,眼胞微浮,容易困倦 温和稳重 对梅雨季节、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9种体质分类 痰湿质养生 施养总原则:健脾利湿,化痰泄浊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生冷之品,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作用的食物,宜多食山药、薏米、扁豆、萝卜、洋葱、冬瓜、红小豆等;药膳可选择白茯苓粥,薏米粥、赤小豆粥,都具有健脾利湿之效。 起居调养: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调达气机;保持居室干燥,衣着应透湿散气,经常晒太阳;天气湿冷时则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雨侵袭。 运动调养: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中老年健身操等,每周2-3次并能长期坚持;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阳气旺盛的下午2-4点。 药物调理: 平素可常服六君子丸或肾气丸以绝痰湿生化之源。也可请医生开平胃散调理。 各类体质的表现——湿热质 湿热质 - -偏胖或偏瘦;性格多急躁。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 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 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 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脉滑 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 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湿热质养生 施养总原则:分消湿浊,清泄伏火 1、饮食调养:减少饮酒,可选择食物有薏米、莲子、红小豆、绿豆、鸭肉、鲫鱼、芹菜、莲藕等,减少辛辣食物,少食牛、羊肉。 2、起居调养:居室常开窗通风,宜尽量保持干燥、空气清新,空调房呆得时间不宜过久。平时多进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