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几点要求 课堂严禁玩手机,要求:静音! 必须来听课(确有事项要请假)。缺勤次数多(达1/3以上),取消考试资格 不迟到、早退 不得在课堂上吃东西、睡觉等 按时交作业 保持课堂安静 1.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 2.理论力学发展简史 理论力学是以伽利略(Galileo A.D.1564---1642年)和牛顿(Newton A.D. 1643-1727年)所总结的关于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属于古典力学的范畴。它的研究对象的速度必须远小于光速(300000 km/s),才足够准确。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发展简史。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最早版本 “工程力学走过了从工程设计的辅助手段到中心主要手段的过程,不是唱配角而是唱主角了” 钱学森 1997年9月 绪论结束 Theoretical Mechanics 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运动。包括:静止、移动、转动、振动、变形、流动、波动、扩散等。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它的范围很广:物体位置的变化、发光、发热、化学变化甚至人脑的思维等。 1) 远在奴隶社会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力学知识,如杠杆原理、滚动摩擦的原理等。 我国古代的《墨经》(墨翟:B.C.468-382)是一部最早记述有关力学原理的著作。在欧州稍晚一些,相继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阿基米德的“论比重”等著作,奠定了静力学的基础。 在那个时期,出现争论的事很多,我们大家可能都还记得(高中时??)学过的比萨斜塔前的实验,那个时候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B.C.384-322)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直到十七世纪,伽利略才推翻了这个错误的认识。还有太阳中心说及地球中心论等等许多的争论。 2) 十六到十七世纪,力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从而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 牛顿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后,写出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1687年),对动力学作了系统的描述,提出了牛顿三定律,它是整个古典力学的基础。 伽利略 Galileo (A.D.1564-1642) 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牛顿 Isaac Newton (A.D.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其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光学》。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创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提出光的微粒说,进行了光的色散等实验研究;独立于G.W.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 Georgetown University 3) 十八、十九世纪是理论力学发展成熟的时期,相继提出了重要的虚位移原理、达朗贝尔原理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分析力学。进入二十世纪,由于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又相继产生了非线性振动、陀螺力学、飞行力学、弹道学等一系列分支力学。 我国古代人民(十四世纪以前) 在力学的发展上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在近代封建社会的统治下,才变得比较落后。解放后,力学才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在力学的发展史上,我国不乏光辉的实例。公元前251年,李冰建成了至今闻名中外的都江堰,东汉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隋朝的李春建成的赵州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我们大家不要认为制造一座桥很简单,实际上它要综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一系列的知识。 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前251年。 都江堰 5.12地震后都江堰的鱼嘴出现了裂纹,但整体基本完好! 张衡(第二次担任太史令之后)在公元132年(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科学仪器——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只在公元138年测到了发生在陇西的一次地震,之后便神秘消失了。 张衡与地动仪 1800多年前,地动仪神秘消失,它的模样和工作原理成为千古谜团。2004年8月,河南博物院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成课题组,联合研究张衡地动仪新的复原模型。目前,这项课题取得重大进展,课题组用“悬垂摆原理”取代了传统的“直立杆原理”。 1056年建成,采用筒体结构和各种斗拱,900多年来经受过多次地震的考验。 山西应县木塔 赵州桥(安济桥) 59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