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市场与公有制兼容 第二,计划与市场相并存 第三,效率与平等相一致 兰格模式的提出,可以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引进市场机制的最 早理论尝试。兰格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微观经济学结合起 来,突破了传统的计划和市场互斥论的框框,正式把市场范畴引入社会主 义经济学体系中,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兰格模式对以后 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在这个意义上,兰格可称为“模 拟市场社会主义”的开拓者。 * * 专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一、什么是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它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从经济社会制度上说,市场社会主义指称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和模式,同时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实验。这种模式从总体上来看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资本主义”,也区别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兰格模式”确定了现代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观念,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 2、发展:(四个阶段) 1)30年代产生的计划模拟市场的兰格模式; 2)60—80年代苏东国家引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改革运动,提出 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 3)8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 4)苏东解体后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新建构。 市场社会主义主要模式介绍 1、“兰格模式” 1)产生:兰格模式是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论战产生的。 论战的一方以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L.米泽斯、F.哈耶克为代表;另一方以美国经济学家F.泰勒、旅美波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O.兰格为代表。前者坚持计划和市场对立、市场经济同私有制不可分离的观点。后者论证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经济计算、合理分配资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 (1)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容许小型工业和农业保留私有制。 (2)不完全市场体系。存在消费品市场和劳动服务市场,但不存在生产资料市场和资金市场。 (3)多重决策体系。即存在中央计划决策、企业决策和家庭决策的三层决策体系。 (4)双重价格定价体系。消费品和劳动力价格通过市场来定价,生产资料价格则由中央计划机关采用试错法,模拟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来定价。 2)兰格模式的主要特点: 3)、兰格模式的提出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市场社会主义主要模式介绍 2、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分权模式” 1)产生: 波兰经济学家W.布鲁斯提出“有调节的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他在1961年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分析了集权模式的弊端,指出引入市场机制的中央计划经济的分权模式的合理性。他提出了国家通过控制市场引导企业决策、实现计划和市场结合的分权模式,主张实行劳动者自主管理的国营企业与宏观经济中央计划相结合的市场社会主义。 第一、经济决策分为国家和企业两个级别。国民经济总计划、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和重要投资方向的决策等宏观决策权由国家掌握,微观经济决策则由企业独立进行,受市场机制的调节,企业以盈利为经营原则; 第二、货币在消费品、劳动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市场是计划调节的可控市场,即市场不是盲目自发地运行,而是要受到计划调节的控制。 2) “分权模式”的主要特征: 捷克经济改革设计师O.锡克在其文章《论社会主义商品关系问题》和《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中,分析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之后,描述了“社会主义的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必要性,他认为,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意味着两者的相互渗透,即市场信息应成为计划制定的依据和执行的标准;计划不仅要为市场规定方向,而且还要对市场施加影响,以克服市场的盲目性。 他区分了国民经济中的微观平衡与宏观平衡,指出,微观平衡是之产品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平衡,由市场价格机制解决;宏观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首先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平衡,须通过有约束力的国民收入分配计划来实现。 1980年匈牙利科学院院士J.科奈尔的《短缺经济学》出版,作者主张在计划经济内导入市场机制的模式。对苏联东欧集权的计划经济经常出现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缺乏倾向进行批判,指出缺乏的原意是经济体制上企业对于国家的高度信赖和国家对企业较高的父爱程度。要消除短缺,就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 他提出通过市场下的企业“硬约束预算”取代“软约束预算”,从“模拟货币经济”转为“货币经济”的方法实现企业自身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从“兰格模式”到市场机制引入,再到计划和市场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