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2.doc
第四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分析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品格和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请概述课文各部分的内容。
(1)第1~2段: ?
(2)第3~13段: ?
(3)第14~16段: ?
(4)第17~21段: ?
二、自练自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 )
2.秦御史前书曰 ( )
3.且庸人尚羞之 ( )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5.臣请完璧归赵 ( )
6.怒发上冲冠 ( )
7.舍相如广成传 ( )
8.左右欲刃相如 ( )
9.秦王恐其破璧 ( )
10.毕礼而归之 (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请人遗赵王书 遗: 古义: ?
今义: ?
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 古义: ?
今义: ?
3.宣言曰 宣言: 古义: ?
今义: ?
(三)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于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4.大王见臣列观( )
5.徒见欺( )
6.以勇气闻于诸侯( )
7.何以知之( )
8.而君幸于赵王( )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文章对主要人物蔺相如的出场做了哪些铺垫?
2.缪贤认为蔺相如“勇士,有智谋”,试就“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分析蔺相如“勇士”和“有智谋”的表现。
3.课文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
4.蔺相如两次外交斗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一个舍人平步青云,竟位居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的廉颇之右,他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文中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5.本文通过三件事表现了蔺相如的英勇无畏,但在历史上对“完璧归赵”这一事件有着不同的评价,如王世贞就认为,赵国因一璧之故,加重了秦王对它的仇恨,也加速了祸患的到来,蔺相如应负重要责任。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负:辜负,对不起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报:报答
C.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后退
D.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奉:双手捧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B.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宣言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
①舍相如广成传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③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④大王必欲急臣 ⑤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⑥秦御史前书曰 ⑦左右欲刃相如 ⑧秦王恐其破璧 ⑨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④③⑦ B.②⑤⑥⑧ C.①②⑥⑨ D.④⑤⑦⑧
4.对“以”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⑤以空言求璧 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⑧以绝秦望 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 B.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
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 D.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
5.对“之”和“因”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A.强秦之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今君乃亡赵走燕。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君何以知燕王?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九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博山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入学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开学收心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下册开学收心考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下册开学收心考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下册收心考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册入学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册入学考试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