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化床锅炉 一、概述 我国研究开发沸腾燃烧锅炉始于六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研制沸腾锅炉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能向炉内添加脱硫剂进行脱硫和吹加二次风进行富氧燃烧,有效地降低烟气中SOX和NOX的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二是沸腾床燃烧的燃料是适用性极好的,可以燃用常规锅炉所不能燃烧的劣质燃料,为充分利用低值能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二、流化床燃烧 (一)流态化原理 流态化经历的几种不同状态,是以不同流化速度(指床层中的空截面流速)下的床层阻力特性为特征的。当床层中的空截面流速(流化速度)大于临界流化速度时,床层膨胀,空隙率增加,所以单位床层高度的压降呈下降趋势。 (二)各种流态化状态的特征 1. 鼓泡床状态 流化速度大于临界流化速度时,床层膨胀,床面高度和空隙率都明显增大。床内颗粒运动已不限于局部地区,而在整个床内循环翻腾,床内形成由气泡相(含颗粒很少)和乳化相(充满颗粒的密相)组成的两相状态。此时,有明显的床层分界面,但界面有波动。一般,保证鼓泡床内良好流化状态的流化速度约为临界流化速度的3.5~4.5倍,床层高度与静止料层高度之比约为2。 2. 腾涌床状态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流态化状态,应避免。其特征在于气泡聚合长大,甚至占据床层中的整个截面而形成大气泡层,把颗粒推到床层表面上。到某一位置时,由于压力下降,气泡层破裂崩溃。循环重复,造成床面波动起伏十分剧烈,床层压降极不稳定。一般在床径小,床层厚的鼓泡床中,当流化速度增加时容易出现腾涌状态。 3. 湍流床状态 当流化速度增大到足够高时,腾涌状态结束,床层压力波动减小并趋于比较平稳,流化床进入湍流床状态。其主要特征在于,床层中气泡相的尺寸不再随气速的增加而聚合长大,只是不断增多气泡的数量和分布密度。床层界面模糊,炉内形成上部颗粒浓度小的稀相区和下部颗粒浓度大的密相区。湍流床和鼓泡床状态下,其流化速度都处临界流化速度和颗粒带出速度的范围内。 4. 快速床状态 当流化速度大于颗粒带出速度后,大量颗粒被带出燃烧室,并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颗粒带出量增大,可以说颗粒和气流全部充满了整个炉膛空间。流化床中已不存在定型的气泡相,只是部分颗粒均匀分布在气流中形成稀的连续相,其余颗粒呈絮团状悬浮在连续的稀相中,炉膛上部和下部的颗粒浓度差别显著减少。上部为浓度均匀的稀相区,下部为密相区,密相区中心部分为气固两相垂直向上流动,四周环形区为向下反流。为了维持快速床状态,必须把带出的颗粒收集起来,再送回快速床内循环运动,这就是循环流化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把单位时间内循环颗粒的质量与燃料消耗量的比值称为循环倍率。 三、流化床结构 流化床锅炉燃烧设备主要由炉膛、布风装置和风室组成,对循环床锅炉,还有分离器和回料装置两大部分。 1. 炉膛 中国流化床锅炉的炉膛结构形状主要有倒锥型和柱体型两种。见下图。 2. 布风装置 中国流化床锅炉采用布风装置有风帽型和密孔板型两种,其中采用最多的是风帽型。 见下图。 3. 风室 风室的作用使气流均匀和压力稳定。常见有四种风室形式(前三种均流和稳压效果均不太理想,且阻力较大。用的最多的是等压风室。 四、循环流化床结构及特性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设备主要由炉膛、布风装置、风室、分离器和回料装置组成。 1. 基本型式 (a) 带外置式鼓泡床冷灰器的循环床锅炉(MSFB型) (b) 无外置式鼓泡床冷灰器,带高温分离器的循环床锅炉 (c) 无外置式鼓泡床冷灰器,带中温分离器的循环床锅炉(Circofluid型) (d) 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 2. 回料装置 回料装置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回料阀,有四种基本型式,回料装置的任务是把分离器收集下来的飞灰颗粒送入炉膛循环燃烧,同时要防止炉膛的烟气经回料装置短路进入分离器。 A、 L阀回料器 B、 J阀回料器 C、 U阀回料器 D、 流化床式阀 各种阀见右图 3. 分离器 循环床锅炉中的分离器可以布置在锅炉出口,其烟温为800℃左右,所以称为高温分离器。也可以布置在过热器后,此时分离器入口烟温约为350~500℃,称中温分离器。前者处于高温区,在分离器内由于强烈湍动,可能有一些未燃尽炭粒继续燃烧,因此高温分离器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对灰熔点不高的煤可能在分离器内出现结渣,。但是分离器设在高温区,对对流受热面的飞灰磨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常用于25~40的高倍率循环炉上。中温分离器的温度较低,工作条件改善,但其前面的对流受热面磨损严重,用于低循环倍率(小于20)的循环锅炉上。 目前最常用的分离器是旋风分离器,旋风筒有圆形和矩形两种,排气口常设在旋风筒体上部,也有设置在下部的下排气口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