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山厂矿发展历史的考察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唐山厂矿发展历史的考察报告

对家乡厂矿发展历史的考察报告 前言: 大学的几个假期里,都在一直致力于社会的实践调查,在这个寒假里更加对我的家乡——河北唐山市的厂矿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尤其是在煤矿的调查。唐山有很多煤矿,,唐山马家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市开平区开平煤矿,,唐山市古冶区王辇庄乡兴达煤矿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询问我们家乡老一辈的矿工,跟老师朋友的交流,还有实地的调查,基本了解了唐山市厂矿的情况和发展历史,也从中了解到各种中问题。 基本情况: 从我的爷爷,外公,都是唐山煤矿的矿工,一直到现在,我的父亲也是煤矿工人,煤矿对我们家来说有一种深切的感情。从他们亲身经历过后的讲述,和自己查阅的资料中了解到唐山市煤矿的基本情况。 爷爷从建国前就是煤矿工人,那时候的条件很恶劣,在矿井下摸爬滚打,在危险的井下工作,采煤挖煤,十分辛苦。 30年前,一场灾难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也包括一座大型煤矿。“先有开滦后有唐山”,有着128年历史的开滦煤矿曾是唐山的重要经济支柱,震后煤矿的停产和减产,直接影响到当年冬天北京的暖凉。 实际上,在这场灾难中,企业比城市受到地震的影响要小得多,一种巨大的推力促使唐山企业迅速发展,并创造了经济由“重建、振兴到快速发展”的“三步走”奇迹。 开滦新风井的井架耸立着,离唐山中心区抗震纪念碑只有3公里。这是全国惟一一座竖立在城市中心的井架。 对于这座城市,开滦煤矿具有某种权威意义。唐山市发改委工业经济处处长胡世宁说,唐山因煤而生,缘煤而起。然而大地震,让开滦和这座城市一同覆灭。 “震后最初,开滦的恢复建设要比这座城市快。”鲁云发说,10天就挖出10车“政治煤“,到1977年12月底就全面恢复了生产。 但好景不长。改革开放后,开滦开始陷入亏损。六七十年代一直占据唐山城市人口一半左右的开滦职工和家属,也由改革开放前的高收入阶层,逐渐落入唐山市国有大型工业企业的低收入人群。 如今的唐山,正逐渐摆脱对煤的依赖,唐山与开滦的关系也开始转变。唐山,这座被称为“中国煤都”的城市,其矿业遭受了大地震的重创。 唐山是我国的一个老工业重镇,在大地震前,唐山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7%,其中又以开滦之煤为最。 可资佐证的是,改革开放以前,开滦工人的平均工资一直保持在唐山市各大企业的首位。 当时请求的支援资金是10亿。按煤炭部不超计划重建的指示,局里的领导在党委会上定下了“三原政策”,就是在原地原样原规模重建开滦。 震后第十日,当劳动模范崔连生和几个工友从马家沟矿采一区推出了10车“抗震煤”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时虽然有些地方过不去人,但工作面情况良好。”崔连生等当时冒着余震的危险再次下井,在巷道里扫出了10车煤。 当唐山地震的惨象通过电视画面传播出去,国外有种舆论说“开滦20年也恢复不了。唐山要恢复,至少要一百年”。政治上的开滦,对于唐山乃至国内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时各个矿区都把恢复生产当作第一要事来抓,我们扫出的这10车煤,在全开滦领了先,激励了其他矿区也抓紧时间恢复生产。”回想起30年前的那一幕,71岁的崔连生有些激动,“作为矿工,只要出了煤,就是重建家园的开始。” 这10车“政治煤”,对国际上的“开滦20年也没法恢复”的论断是个有力的回击。 赵各庄矿也在第15天出了煤,并恢复生产。 到1977年3月1日,除震前刚试生产的荆各庄矿外,所有矿井全部恢复生产。 除政治外,经济上的开滦更为真实,某种程度上,这里的煤为北京上海提供能量。 开滦时产煤6万至7万吨,每日供上海的2万吨煤主要是由开滦发运的。这一停产,全国各省市尤其是天津、北京、上海及鞍 钢的存煤连连告急,“就连朝鲜也不断地打电话要煤。”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袁宝华说。 复兴开滦迫在眉睫,但困难也接踵而至。资料显示,地震破坏了开滦至少37863台设备。远非唐山一市、河北一省可以承担。 资料记载,在毛主席纪念堂奠基那天,谷牧副总理见到袁宝华也说:“开滦排水、恢复生产要加快。开滦停产,对全国的影响太大了。” 为了加快开滦的恢复建设工作,国务院研究决定,专门成立由国家计委、国家建委等十数个部委的“国务院恢复开滦生产会战领导小组”。 1977年元月下旬,国家计委调集了全国17个省、市的85个厂家落实开滦的承修任务,可谓“举国上下助开滦复工”,光参加这次设备抢修会战的就超过5万人。 1977年3月初,建筑材料短缺等问题,都由各部委直接帮助解决。 这年年底,开滦所有矿井恢复了生产,且产量恢复到了震前水平。 地震后的第10年,时任开滦煤矿局长的徐冀显得很无奈。其时,恢复生产后的1986年,开滦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亏损。 此后亏损连年增加,到1990年亏损额达到2.97亿元,累计亏损额近15亿元,成为行业亏损的首户。 到1984、1985年,开滦进入第一次亏损的前两年,统计局的调查已经显示开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