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重质烃部分氧化法 4.3.1 脱硫 4.3.2 CO的变换 3)变换工艺流程 * * * * * * * * * * * 4.6 尿素 4.6.1 尿素的性质和用途 尿素的化学名称为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因为在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这种物质,故称尿素。纯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晶体,工业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尿素的比重较轻,结晶尿素比重为1.335,堆积密度为520~640kg.m-3,纯尿素熔点132.6℃。 尿素易吸湿,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在常温时,尿素在水中缓慢地进行水解,先转化为氨基甲酸铵,然后形成碳酸铵,最后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尿素可以作肥料,在所有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是中性速效肥料,长期使用不会影响土质。尿素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用于高聚物合成材料、医药工业等。 4.6.2 尿素合成原理 第一步,液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氨基甲酸铵(简称甲铵)。 这是一个快速、强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具有足够的冷却条件,不断地把反应热移走,并保持反应进行过程的温度低到足以使甲铵冷凝成为液体,则该反应较容易达到化学平衡,而且平衡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铵的程度很高。在常压下,该反应的速度很慢,加压下则很快。 4.6.2 尿素合成原理 第二步,甲铵脱水反应,生成尿素: 这是一个温和吸热反应,反应速度较慢,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值,其转化率一般为50~70% 。它是合成尿素过程中的控制反应。此外,反应必须在液相中进行,若在固相中进行,则反应速度极其缓慢。 4.6.3 尿素合成主要工艺条件 温度、压力、原料纯度和配比等是影响尿素合成平衡转化率的因素。 甲铵的焙融温度为152~154℃,为使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尿素生产应高于此温度。尿素平衡产率开始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继续升温,平衡产率逐渐下降,因而出现一个最大值,其相应温度在190~200℃之间。 (1)温度 最佳操作温度,应选择赂高于最高平衡转化率时的温度,故尿素合成塔上部温度大致为185~200℃。合成塔下部,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对反应温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操作温度只能等于或略低于操作压力下物系平衡的温度。 4.6.3 尿素合成主要工艺条件 (2)压力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液体甲按表面上的氨和二氧化碳气相混合物的平衡分压称为分解压,这是由于甲按的蒸气分解速度很快,所以甲按的蒸气压就是分解压。 一般要高于合成塔顶物料组成和相应温度下的平衡压力1~3Mpa,一般为18~25Mpa 。 P—温度T时固体甲铵的分解压力,MPa; T—绝对温度,K; 4.6.3 尿素合成主要工艺条件 (3)氨碳比 NH3/CO2摩尔比提高,尿素的乎衡转化率亦提高。过量的氨与脱出的H2O结合成NH4OH,使H2O排除于反应之外,这就等于移去部分产物,也促使平衡向生成尿素方向移动。故工业上大多数采用氨过量50%~150%。即氨碳比在3~5。 4.6.3 尿素合成主要工艺条件 (4)水碳比 合成塔进料中除NH3和CO2还有水,全循环法中有一部分水返回到合成塔中,水量增加,不利于尿素生产,转化率下降。因此要将水量降到最小限度,原料中通过分离单元操作控制nH2O: nCO2为05~1。水碳比升高,降低平衡压力和操作压力,使液相物系沸点提高,利于回收热能。 4.6.3 尿素合成主要工艺条件 (5)原料纯度 原料气中高纯度的氨质量分数大于99.5%,其中CO2是合成氨装置中脱除CO2工序的再生气体,对氨合成转化率影响较大,如CO2初始含量为85~86%,转化率只有45%。将CO2初始含量提高为98~99%,转化率可增加到65~66%%。 其中H2、N2、CH4、Ar、CO气体不参与反应,并增加CO2压缩机的负荷,不溶解于反应液中,排出时带走NH3和CO2,降低转化率,因此要尽可能除去“惰性”气体,提高CO2纯度大于98.5%。 4.6.4 尿素合成速度 尿素合成过程是在一个复杂的气液两相体系进行的过程。体系中既有传质过程,也有化学反应过程。反应过程中的物料分为气液两相,气相中含有NH3、CO2和H2O,以及不参与尿素合成反应的惰性气体(如H2、N2、O2和CO等);液相中主要是由甲铵、尿素、水以及游离氨和二氧化碳等构成的均匀熔融液。 传质过程:气相中的氨与二氧化碳转入液相和水由液相转入气相。 液相化学反应:氨与二氧化碳化合生成甲铵及甲铵转化为尿素和水。 4.6.4 尿素合成速度 影响尿素合成的过程速率的关键因素: ①氨和二氧化碳由气相传递到液相的速率; ②液相中甲铵脱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