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理论述及应用-经典.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理论述及应用-经典.ppt

考核方式 作业: 2~3次,15% 项目/论文综述:1次(2~3人/组),15% 考勤:4次(随机抽查),10% 考试:1次 ,60% 绪 论 绪 论 微波能像光线一样在空气或其他媒体中沿直线以光速传播,在不同的媒体界面上存在入射和反射现象。这是因为微波的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舰船、 飞机、 火箭、 导弹、 汽车、 房屋等)的几何尺寸小的多或在同一个数量级。 当微波照射到这些物体上时将产生明显的反射,对于某些物体将会产生镜面反射。因此,可以制成尺寸、 体积合适的天线,用来传输信息,实现通信;可接收物体所引起的回波或其他物体发射的微弱信号,用来确定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特征,实现雷达探测。 一般情况下, 微波的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以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物质分子的键结构。由物理学可知,在外加电磁场周期力的作用下,物质内分子、 原子和原子核会产生多种共振现象,其中,许多共振频率就处于微波频段。这就为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手段,从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微波波谱学。 微波频带比普通的中波、 短波和超短波的频带要宽几千倍以上,这就意味着微波可以携带的信息量要比普通无线电波可能携带的信息量大的多。因此,现代生活中的移动通信、 多路通信、 图像传输、 卫星通信等设备全都使用微波作为传送手段。 微波信号还可提供相位信息、 极化信息、 多普勒频移信息等。这些特性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 目标特征分析、 遥测遥控、 遥感等领域。 绪 论 微波理论的主要应用 ? 微波作为能量的一种形式,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其研究领域涉及电磁能量的产生、储存、变换、传输和综合利用。 ? 微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布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的产生、获取、交换、传输、储存、处理、再现和综合利用。 ? 微波作为探测未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波与目标的相互作用特性、目标特征的获取与重建、探测新技术等。如:遥感、遥测、遥控 、无损电磁探伤等。 绪 论 绪 论 绪 论 主要参考书 总结: 求职应注意的礼仪 求职时最礼貌的修饰是淡妆 面试时最关键的神情是郑重 无论站还是坐,不能摇动和抖动 对话时目光不能游弋不定 要控制小动作 不要为掩饰紧张情绪而散淡 最优雅的礼仪修养是体现自然 以一种修养面对两种结果 必须首先学会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拒绝 仍然感谢这次机会,因为被拒绝是面试后的两种结果之一。 被拒绝是招聘单位对我们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什么地方与用人要求不一致,而不仅仅是面试中的表现。 不要欺骗自己,说“我本来就不想去”等等。 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再做努力。 必须学会欣然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接纳 以具体的形式感谢招聘单位的接纳,如邮件、短信 考虑怎样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适应工作需要 把走进工作岗位当作职业生涯的重要的第一步,认真思考如何为以后的发展开好头。 Thank you 接收机 接收天线 馈线 下行波 发射机 发射天线 馈线 导行波 1. 微波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课程内容及安排 电磁理论基础 9 学时 微波电路及元件 21学时 电波传播与天线 9 学时 计算电磁方法及软件介绍 3 学时 研究进展综述 3 学时 微波系统及应用 3 学时 一、什么是微波? 二、微波理论的主要应用 三、电磁波理论及工程的发展简史 四、课程内容 五、参考书目 [1] Robert R. Yang 等.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s. [2] 谢处方,饶克谨.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Balanis. Advanced 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s. Wiley 出版 [4] 傅君眉, 冯恩信. 高等电磁理论.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5]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the 3rd Edition [6] 黄香馥等, 微波固体电路 [7] 林为干, 微波网络 [8] R. Ludwig, P. Bretchko,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