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第11组.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第11组

1 基本资料 1.1 兴建缘由和工程效益 溪源水库位于A省境内B江上游峡谷内,下游灌区虽有些小型水利设施,但现有保灌面积3843亩,尚有13217亩缺水,加上可开垦面积2792亩,共有受旱面积15009亩,属于重旱区。溪源水库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该地区作物的灌溉问题。水库枢纽组成包括:重力坝;左、右灌溉输水隧洞;坝后式水电站。 1.2 地形地质概况 坝址地形详见地形图。河床覆盖层为砂、卵石及大孤石,库岩多属基岩,岩性为砂岩和砾岩以及千枚页岩,基岩强度坚硬,地质条件较好,无滑坡和大量渗水的可能。仅地质构造上裂隙节理比较发育,透水性较大。 1.3 水库特性及大坝设计数据 (一)、水库特性 1、设计洪水位(P=2%):152.5 m,相应下游水位103.5; 2、校核洪水位(P=0.2%):153.5 m,相应下游水位104; 3、设计洪水下泄流量 353m3/s; 4、校核洪水下泄流量 400m3/s; 5、河底高程100 m; 6、死水位高程118.5m; 7、最终淤积高程115.5m。 (二)、大坝计算数据 1、混凝土容重24KN/m3; 2、泥沙饱和容重16KN/m3; 3、泥沙内摩擦角φ=19o; 4、下游允许最大冲刷单宽流量:q=40m3/s; 5、吧基面摩擦系数f=0.65; 6、渗透压力系数:α=0.3; 7、风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3m/s; 8、吹程:D=2公里; 9、基岩容许抗压强度3.0MPa。 2 工程总体布置 2.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工程规模、工程等别、防洪标准及设计标准。判断出该水库属于3级水工建筑物。 3 非溢流坝坝体设计 3.1剖面拟定 3.1.1剖面设计原则 3.1.2拟定基本剖面 .7~0.9倍。 图3-1重力坝的基本剖面图示 3.1.3拟定实用剖面 确定坝顶高程 1、超高值Δh的计算 (1)基本公式 —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浪高度,m; —波浪中心线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安全加高按表采用,对于Ⅲ级工程为计算风速,,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正 ;校核洪水位 时,采用多年平均风速。 (1)设计洪水位时Δh计算 风速采用,吹程。 (2)校核洪水位时Δh计算 风速采用多年平均风速,。 坝顶高程按式计算,并选用其中较大值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 设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 根据以上两种水位时Δh计算结果,得出两种状况下坝顶高程。 (1)设计洪水位时的坝顶高程: 坝顶=设计洪水位+Δh=+2.067=154.567m (2)校核洪水位时的坝顶高程: 坝顶=校核洪水位+Δh=+1.687=155.187m 为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应该选用其中的较大值坝顶高程为155.187m,且坝顶高程要高于校核洪水位,所以取坝顶高程为156m。 3.1.3.2 坝确定基高程 河床高程100m,校核洪水位为153.5m,地基开挖时河床上的冲积砂夹石层、冲积粘土夹碎石层必须清除。初步定出开挖深度3m,通过立式图上确定的坝基开挖线定出建基面最低开挖高程为▽97m,因此,最大坝高为59m。 3.1.3.3拟定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应根据设备布置、运行、检修、施工和交通等需要确定并应满足抗震,特大洪水时维护等要求。 因无特殊要求,根据规范的规定,坝顶宽度可采用坝高的8%~10%取值,且不小于2m并应满足交通和运行管理的需要。按坝高的10%计算,即为5.9米,考虑到上游防浪墙、下游侧护栏、排水沟槽及两边人行道等,取坝顶宽为6m,以满足大坝维修作业通行需要。 3.1.3.4 拟定剖面尺寸 根据规范SL319-2005规定,非溢流坝段的基本断面呈三角形,其顶点宜在坝顶附近。基本断面上部设坝顶结构。坝体的上游面可为铅直面、斜面或折面。实体重力坝上游坝坡宜采用1∶0~1∶0.2,坝坡采用折面时,折坡点高程应结合电站进水口、泄水孔等布置,以及下游坝坡优选确定。下游坝坡可采用一个或几个坡度,应根据稳定和应力要求并结合上游坝坡同时选定。下游坝坡宜采用1∶0.6~1∶0.8;对横缝设有键槽进行灌浆的整体式重力坝,可考虑相邻坝段联合受力的作用选择坝坡。 拟定坝体形状为基本三角形。坝的下游面为均一斜面,斜面的延长线与上游坝面相交于最高库水位处,为了便于布置进口控制设备,又可利用一部分水重帮助坝体维持稳定,本次设计采用上游坝面上部铅直,下部倾斜的形式。该形式为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具有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上游设置成折面可利用淤沙增加坝体自重,折点设置坝高的三分之一处。即折点的高程为116.67m通过最优方案的比较,上游坝坡取1:0.1,下游坝坡取1:0.75。 3.1.3.5 坝底宽度拟定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