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中考历史章节考点复习题18.doc
1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到题后的括号中)
1.(2013·湖南株洲)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毅然冲破传统观念,自称“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积极投身实业。他兴办的企业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大生纱厂 D.福新面粉公司
2.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O世纪初的艰难发展历程,从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经济强国之梦的诞生与毁灭。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 ( )
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③“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9世纪80年代,有人赋诗赞颂在中国出现的一个新事物:“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脚天涯连一线。”此事物是( )
A.轮船 B.火车 C.有线电报 D.照相
4.(2013·江苏南京)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右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 )
A.1872年 B.1897年
C.1905年 D.1915年
5.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A.听京剧 .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2013·广东2013·广东湛江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思想主张是 A.“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共和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可知张謇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写下这段话的?日记反映了张謇当时怎样的心情?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倡导的什么主张?(不得照抄原文)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3)据材料三,概括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你作出判断的依据。 (均不得照抄图中数据)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1. C解析: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福新面粉公司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的民族企业,A、B、D三项均可排除。
2.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依据材料结合教材所学,不难看出①②③④均正确。
3.C解析:认真阅读题干材料。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在通讯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判断C项为本题答案。
4. A解析:首先从图片中得出这份报纸是《申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
5. B解析:电影产生于1895年的法国,1909年的时候,中国观众完全有可能观看到它。
6.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发展变化。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改称谓、废跪拜等一系列法令。
7. B解析:A项是洋务派的主张;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D项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最早被严复翻译到中国,A、C、D三项均可排除。
8. B解析: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开创于隋朝,经唐代完善,至清末废除。题干材料即反映了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的史实。
9. D 解析:解答时注意“20世纪三、四十年”的时间限制,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参考答案:(1)《马关条约》签订(或甲午战败)。痛心,愤懑,忧国忧民。
(2)实业救国(或兴办实业)。张謇抛弃世俗偏见,身体力行实业救国;敢为人先,具有开拓精神;为国分忧,造福家乡,为发展民族工业作出了贡献。(言之成理即可)
(3)由上升、发展到发展减缓。(或由进入“黄金时代”到开始走下坡路)依据: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从不断增加到逐渐下降。
解析:据材料中的1895年可知是签订《马关条约》后写下这段话的,从日记中的这句话不难看出其忧国忧民的心情。第(2)题结合所学回答。第(3)题由材料三图表中的数字的变化不难看出,民族工业的发展呈上升一一发展一发展减缓的趋势,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从不断增加到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