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docVIP

【推荐】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想一想 交子的出现有何意义? 读一读 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 (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 (3)政府的决策和政策。 (4)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读一读 “重农抑商”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开始于商鞅变法,而不是自古就有的 想一想 马克思评价清朝时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其中的“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表现在什么方面? 想一想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历史地位?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商业 1.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政策。其实施的目的何在?  2.对比图二与图一。     图一 唐长安    图二 北宋汴梁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在宋代还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以上这些说明了什么?  3.对比图三与图四,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三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图四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这是为什么呢? 精讲 (1)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3)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4)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5)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5.(关注新史观)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折射出中国向工业文明迈进的一丝曙光,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发展起来。 梁漱溟先生曾断言:“假使西方化不同我们接触,中国是完全闭关与外界不通风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也断不会有这些轮船、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精神产生出来。这句话就是说,中国人不是同西方人走一条路线。”下列做为梁先生这段论述的主题最妥贴的是(  ) A.“中国绝不可能自行进入资本主义” B.“中国根本不会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萌芽曾在中国出现的说法是错误的” D.“西方文明远比中国文明优越”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中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其性质如何   2.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的顽疾。结合图五、图六说明唐朝政府与明朝政府各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抑制土地兼并的?最终结局如何?     图五        图六 明朝的“鱼鳞图册”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相联系,其瓦解相应的政治制度也会随之消失,完成图七内容。 自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经济就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经济结构,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部分。以农业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处于补充地位,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手工业的发展为农业和商业提供市场和产品;商业的发展能够使不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但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却日渐落伍了。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包含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2. “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代 3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州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0wen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