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化学电源 冶金工程 高萌 10.1 电池类型与电池反应 一、电池类型 利用物质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并把这些变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池。 化学电池:把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物理电池:把物理反应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分类 活性物质 电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能量的物质,称为活性物质。 活性物质仅能使用一次—一次电池 放电后经充电可继续使用—二次电池 二、化学电池的反应 化学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构成。 电解质:酸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各种盐类的中性水溶液,部分非水溶液、融盐类、固体电解质 电极反应: 正极:P1+ne=P2 负极:N1=N2+ne 总反应:P1+N1=N2+P2 △G0,反应自发进行。 10.2 电池的性能 一、电池电动势 正负极电极电位: 和 电池的电动势: 根据电化学热力学可知: 常用的一些电极活性物质作电极时的电极电位 额定电压: 同一种电池中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取其有代表性的数值规定为某种电池的电动势(开路电压),这个值就叫做额定电压。 如何提高电池电动势: 使用电子亲和力大的、容易还原的物质(在高度被氧化状态下氧化力强的物质)为正极活性物质; 使用电子亲和力小、容易氧化的物质(在高度还原状态下还原能力强的物质)为负极活性物质。 电解液: 为使电池便于维护,通常使用水溶液作为电池的电解液 特例:强氧化剂F和强还原剂Li,Na等在水中能与水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它们必须使用非水溶液、融盐类或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 二、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极极化及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无论电池的电动势有多高,在放电时,电池的端电压总是要下降,而在充电时又总是要升高—电池反应的必然规律,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问题 主要由电池内欧姆电阻及电极极化引起 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池的端电压: 若正、负极上的极化由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混合控制,则: 由第六章知: 电化学极化过电位和浓差极化过电位可分别表示为: 电池的极化电阻为: 电池欧姆内阻RI由电极、活性物质和电解质溶液中的欧姆电阻组成。 大致包括: ①活性物质为电子导体,本身作电极使用的电阻 ②惰性电极与活性物质接触形成接触欧姆电阻 ③充、放电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或产物也会产生电阻,且电阻大小不断变化 ④电解液的电阻 引起极化的主要原因 反应前后在电解质溶液和固体活性物质中都有物质的迁移。在活性物质中反应物粒子或产物粒子的迁移速度比在电解液中的要慢得多,从而引起极化。 解决办法: 电池反应伴有化学反应过程时添加催化剂,在电极上添加催化剂,提高电池工作温度,减小电池的内阻 三、容量(额定容量) 定义:在给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电量。单位:安时(Ah) 1安时(Ah)等于用1安培(A)的电流放电1小时(h) 比容量:单位体积的容量或单位质量的容量,为提高比容量,活性物质电化当量要小。 电极活性物质在放电过程中,由于反应生成物对活性物质放电的影响,往往只有部分活性物质能发生放电反应。活性物质利用率一般在30%-50%之间。 表10.3 获得1Ah电量所需的活性物质量 四、自放电 化学电源在不向外输出电流时消耗活性物质的现象。 产生原因:活性物质内与电解质中的杂质使电池内形成局部电池。这种局部电池造成了电池内部短路,促进腐蚀,引起自放电。 锌锰干电池的自放电 活性物质锌溶解在电解液中被消耗掉: Zn→Zn2++2e 同时锌电极表面发生: 2H++2e→H2 总反应为: Zn+ 2H+→ Zn2++H2 ①若为高纯度锌,则锌表面析氢过电位很高,不会发生自放电。 ②若锌电极表面有铜、铁之类的低析氢过电位杂质存在,自放电会很容易进行。 ③若电解液中溶解有氧,则发生反应: 4H++O2+4e=2H2O 如何避免自放电 活性物质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应该尽可能小; 电池体系内应尽可能避免存在容易形成局部电池的杂质; 对于自放电剧烈的电池,往往制成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