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 动 法 授课教师: 索晓惠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法律工作部部长郭军2015年2月2日表示,富士康等一些企业长期违法安排劳动者长时间加班,致使部分劳动者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过劳死或自杀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 1.选择劳动法这门课程的原因 2.你所知道的劳动法规有哪些? 2013年——最难就业季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参考书 1.关怀主编:《劳动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周长征:《劳动法原理》 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6.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美]道格拉斯·L·莱斯利/张强等译《劳动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台]》,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01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注意 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有哪些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是全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结束了我国建国45年来没有《劳动法》的局面,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我国的劳动法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一节 劳动法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劳动力和劳动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概念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力和劳动的概念: (一)劳动力的概念和特征: 1、劳动力的概念: 马克思:“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们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为人所具有的并在生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的特征 (1)存在于劳动者人身中 (2)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3)储存的短期性 (4)其再生产具有不可间断性 (5)其支出具有可重复性和不可回收性 (二)劳动的概念 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出发,劳动有其各不相同的含义: ⒈生理学: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和消耗; ⒉哲学:劳动是人们为了创造社会财富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⒊政治经济学:劳动是人们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劳动法中劳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实践中,劳动的类型复杂多样 ⒈自我使用劳动力的劳动 指劳动力所有者运用自己的劳动力生产使用价值 ⒉劳动力所有者将其劳动力提供给他人使用的劳动,亦即使用他人劳动力所进行的劳动――可分为: ⑴劳动力无偿供他人使用 ⑵劳动力有偿供他人使用――劳动法中的劳动 劳动法中的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或雇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的集体劳动 劳动法中劳动的含义 到底是什么呢? 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是指公民依据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或者国家确认的劳动关系从事的有偿劳动。 二、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有的国家又称劳工法,含义有三种: ⒈狭义: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⒉广义: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宪法统帅下与民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相并列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劳动法学中所称的劳动法,一般都是指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法) ⒊是指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有的法学著作以《劳动法》作为其书名) 广义的劳动法包括所有劳动法规的总和 (1)宪法中有关劳动内容的规定;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劳动基本法律和劳动法律; (3)国务院制定或批准发布的劳动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颁布的规范性命令、指示和规章;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㈠劳动关系 ㈡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一)劳动关系 这是劳动法调整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精选15篇) .pdf VIP
- 产业园物业管理方案.pdf VIP
- 《教室不乱跑》课件.pptx VIP
- 适合一个人看的欧美电影.pptx VIP
- 广州视声集团K-BUS-设计手册.pdf VIP
- 数字集成电路:第2章 制造工艺.ppt VIP
- 第八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ren体彩绘教学幻灯片.ppt VIP
- 海马普力马PREEMA 1.8L、1.6升 电路图07-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pdf VIP
- 随附文件自查表(GB9706.1-2020).xlsx VIP
- 《客户服务与管理》(李清文)718-1教案 第9课 了解客户投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