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视摄像与编辑技术》 主讲:李绿山 手机 课程考核方式 考勤 10% 课堂提问 10% 平时作业 40% 最后作品 40% 第一章:电视制作引论 一、电影制作的发展历程 1832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发明了“诡盘”,揭开了电影在放映和摄制方面的原理; 1834年,英国人霍尔纳发明的“走马盘”在硬纸上画有一连串形象,预示着未来影片的雏形; 1882年,法国科学家居勒·马瑞受中国灯影戏原理启发,试制成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 1888年前后,法国生理学家马莱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 1894年,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活动图像摄影机; 1895年,卢米埃尔制造了“活动电影机”。 (一)电影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放映了《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宣告了电影的诞生。 “火车好像从银幕里驶出,奔向观众似的,使观众看了大吃一惊,以为真会被火车压死。这就是说,观众看到的东西已经和摄影机看到的东西融为一体,摄影机第一次变成了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法国人乔治·梅里爱大胆地汲取了舞台艺术的养分,提出了“银幕即舞台”的口号,并确立了戏剧主义的传统。 “一群身着星相服的天文学家来到一座奇特的工厂,一些女海员搬来一个大炮弹状的飞行器,当天文学家进去以后,他们被发射到了月球。他们从飞行器中出来,欣赏了月球火山口附近平原的奇妙风光,他们还受到美女扮演的星神们的欢迎。天黑了,他们从梦中惊醒,看到了月亮神、巨型蘑菇和各种稀奇的东西,几经危险、周折,他们又乘炮弹飞行器回到地球,经过海底奇异的旅行,在一座雕像的揭幕典礼中结束。” (二)蒙太奇思维的确立 “蒙太奇派注重跨越时空的纵横驰骋,善于进行广泛概括和情绪对比,强调镜头之间的分隔、解析和对列。”格里菲斯、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等卓越的电影工作者对于蒙太奇思维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确立了电影在艺术领域的独立地位。 1902年,美国人埃德温·鲍特制作了影片《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奠定了剪辑的理论基础。 1914和1916年,格里菲斯拍摄了他的经典之作《一个国家的生诞生》和《党同伐异》,为电影成为独立的艺术开辟了道路。格里菲斯对于电影艺术手法的贡献是: 摆脱了戏剧的束缚,发现并主动运用了剪辑的方法,丰富和加强了电影这个传播工具的叙述能力,创造了真正的电影美学;注意到摄影机的积极作用,通过拍摄视点的变化突出事件的整体和细节,借以随着剧情的发展控制戏剧性的强度,即“戏剧性的加强”;创造了被誉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刻营救”的交叉剪辑技术,运用平行剪辑的手法,使紧密相连的动作得到交替的表现,从而形成动人心魄的叙事效果。 1925年,爱森斯坦拍摄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战舰波将金号》,影片表现的是俄国1905年人民起义的历史片断,片中运用了大量蒙太奇剪辑,把默片时代的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中,爱森斯坦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复拍摄了屠杀的场面,通过对镜头的组接,扩展时间过程,使实际上不足三分钟的时间,扩展为一个将近七分钟的电影段落,加重了人们的心理感受。爱森斯坦强调镜头间的冲突和结构化作用,强调镜头对列所产生的新的含义,不在于展示故事情节,而重于表达一定的思想和寓意。 普多夫金对电影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把格里菲斯的作品合理化,他制定了一套可以作为指导体系的剪辑理论,即“结构性剪辑”原则。 普多夫金的目的在于通过镜头的组接加强故事的戏剧性,他比爱森斯坦更加关注每一个镜头的内容,强调片断之闻的内在联系,注重蒙太奇在渲染气氛、加强情绪和表达观念等方面艺术功能的开掘。 普多夫金往往是用影片的自然背景来达到隐喻的效果,在他导演的首部影片《母亲》中,普多夫金塑造了一个走向觉悟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他在叙事的过程中紧紧扣住影片本身的发展,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表现人民的觉悟和革命的到来,“春天的来临,象征着囚人将得到解放,冰河的融化,则含有群众开始行动起来的含义。” (三)长镜头理论的兴起 长镜头理论,又称为纪实主义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他们从电影照相的本性和纪录功能出发,反对通过蒙太奇的分切组合去“再造现实”,而提倡“捕捉自然界的真实形象”,强调电影“特别擅长纪录和揭示具体的现实,因而现实对它具有自然的吸引力”。 如果说蒙太奇学派侧重于表现和创造,强调电影的情绪冲击力,那么长镜头则重于再现和纪录,强调电影保持被摄体时空的完整性、真实性。 现代纪实美学和观念趋于成熟,不仅大量出现于纪录片等纪实特征为主的影视片中,在电视传播中,纪实性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四)、电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