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基因组和染色体 DNA的复制 DNA损伤与修复 重组和转座 没有遗传重组就没有进化 没有遗传重组就没有进化 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或普遍性重组(generalized recombination ) 真核生物中发生在减数分裂期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座重组:转座子 模板选择(copy choice) RNA病毒 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或普遍性重组(generalized recombination ) 真核生物中发生在减数分裂期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座重组:转座子 模板选择(copy choice) RNA病毒 同源重组 Holliday模型 Holliday模型的疑问 Holliday模型能够较好解释同源重组现象,但也存在问题。 该模型认为进行重组的两个DNA分子在开始时需要在对应链相同位置上发生断裂。DNA分子单链断裂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如何保证两个分子能在同一位置发生断裂? 同源重组的RecBCD途径 位点特异性重组 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在专一酶的作用下,在DNA特异性序列之间进行重组。 此过程往往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短的(20-200bp)DNA序列内(重组位点)。 噬菌体溶原途径的整合、抗体基因的重排等都是位点特异性重组。 位点特异性重组与同源重组的区别 重组位点的特性 每个重组位点由一对对称排列的重组酶识别序列构成,识别序列中间是一个短的不对称序列,称为交换区(crossover region ),DNA 的断裂和重新连接就发生在交换区。 λ噬菌体DNA的整合与切除 最早研究清楚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λ噬菌体DNA在宿主染色体上的整合与切除。 λ噬菌体DNA进入宿主大肠杆菌细胞后存在溶源和裂解两条途径,二者的最初过程是相同的,都要求早期基因的表达,为溶源和裂解途径的歧化做好准备。 两种生活周期的选择取决于C I和Cro蛋白相互拮抗的结果。C I蛋白抑制除自身外所有噬菌体基因的转录,如果C I蛋白占优势,溶源状态就得到建立和维持。Cro蛋白抑制C I基因的转录,它占优势噬菌体即进入繁殖周期,并导致宿主细胞裂解。 λ噬菌体的整合 λ噬菌体DNA编码的λ整合酶(λintegrase,Int)能指导噬菌体DNA插入E.coli染色体DNA中。 λ整合酶在λ噬菌体与宿主的两个特定位点之间催化重组的进行,这两个特异重组位点称为附着位点(att)。 噬菌体的附着位点att P 长度240bp,以POP’表示;细菌相应的附着位点att B 只有23bp,以BOB’表示。二者含有共同的核心序列15bp(O区)。 转座重组 有一种异常的重组类型,是一段DNA 序列插入到另一段DNA 序列中,而不依赖于序列同源性。 这种使某些元件从一个位置向其他位置的移动方式是转座(transposition)。这段可以发生转座的DNA元件,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 ) 转座中涉及的机制依赖于DNA 链的切割和重接,因此与重组过程联系起来。 转座重组会破坏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转座子的发现 20世纪4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Barbara McClintock在研究玉米的遗传因子时发现,某些基因活性受到一些能在不同染色体间转移的控制因子(controlling element)所决定。这一发现与当时传统的遗传学观点相抵触,因而不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60年代后期,美国青年细菌学家James Shapiro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一种由插入序列所引起的多效突变,之后又在不同实验室发现一系列可转移的抗药性转座子,才重新引起人们重视。 1983年McClintock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距离她公布玉米控制因子的时间已有32年之久。 所有生物的基因组中均有转座子 转座子的特点 转座子是不必借助同源序列就可以移动的片断,即转座作用与供体和受体的序列无关;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转座子; 转座序列可沿染色体移动,甚至在不同染色体间跳跃(跳跃基因) 转座子对基因组而言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它可导致宿主序列删除、倒位或易位,并且其在基因组中成为“可移动的同源区”。位于不同位点的两个拷贝转座子之间可以发生交互重组,从而造成基因组不同形式的重排。 有些转座子与基因组的关系犹如寄生,它们的功能只是为了自身的扩增与繁衍,因此被称为是自私的DNA。 转座子类型 有三类转座因子: DNA转座子. 类病毒反转录转座子和反转录病毒 . 聚腺苷酸反转录转座子,也称非病毒反转录转座子 DNA转座子 DNA转座子上携带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