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 1、简述传统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概况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二、预习展示 1、古代手工业经营模式、管理方式、产品去向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2、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表现。(按照朝代更迭描述发展状况) 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三: 2、先进的冶金技术 (1)冶铜业: ①新石器时代:早期铜器,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②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大多是礼器,权力地位的象征 ③秦朝:青铜防锈技术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部门 3、陶瓷业 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彩陶、黑陶) 从商朝到东汉:陶器向瓷器过渡 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唐三彩 (美术陶制品) 形成两大体系: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全国有几大名窑 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康熙、雍正) 东汉,成熟阶段 官窑 合作探究四: 1、根据上述图片和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古代陶瓷品种不断创新的原因?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点 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 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门多、规模大、分工细、管理严、技术高 技术领先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各国 明清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纺织业) 随堂训练 1、《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2、唐诗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 随堂训练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材料二 清朝雍正帝谕 “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统治者的手工业的发展持何种态度? (2)这种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安泰是个虚拟人物,他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新石器时代,他发现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种桑养蚕为生。 接着他来到唐代,发现唐朝经济比较发展,纺织作坊也比较多,即有官营的,也有私营的。后来他参观了一家私营作坊,惊奇地发现那里纺织出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禅衣,那禅衣晶莹剔透,华美轻巧,重仅49克,真是爱不释手。 之后他又来到了宋代,走在大街上,他发现那时市场上到处都销售棉衣,老百姓们也个个都穿起棉衣,棉衣成为最常见衣服。他自己也买了一件宋朝棉衣继续悠然地走着…… 课后练习 完成聚焦课堂的变式迁移以及基础巩固 汝窑 定窑 钧窑 官窑 哥窑 景德镇 哥窑 汝窑 定窑 钧窑 青瓷极品 --秘色瓷 玲珑瓷 颜色釉瓷 粉彩瓷 青花瓷 1、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2、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 3、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4、劳动人民的积极创造和聪明智慧。 统治者压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新的生产方式发展缓慢,不利于 社会的进步。 * *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属于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原料自己种植采集,产品自己生产自给消费。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农户的副业 家庭手工业 小作坊商品生产;发展艰难 民间消费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营手工业 国家垄断,在资金、技术、规模、人才上占绝对优势;产品不进入市场;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军用和统治者奢侈享受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 官营手工业 性质特点 产品去向 管理方式 经营形态 二、教师点拨:合作探究一 官营手工业(“工官”)和民营手工业 材料一:“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殖之工二” ---------《考工记》 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三: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劳动项目2《煮面条》教学设计.doc
- 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doc VIP
- 注射水纯水纯蒸汽施工方案.pdf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新能源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电气运行、检修、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五大规程).docx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 大纲》.doc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Lesson 21-22课件.ppt VIP
- 2025贵州遵义南国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1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信体系下 网络舆情应对流程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