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_本科论文.docVIP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_本科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_本科论文.doc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Design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Book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系(院)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1章 概述 1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 3 1.3国内外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 3 1.4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4 第2章 RFID技术及应用概述 5 2.1 概述 5 2.1.1 RFID系统的构成 5 2.1.2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5 2.2 Mifare One非接触式电子标签 6 2.2.1 Mifare One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 6 2.2.2 Mifare One电子标签的存储结构 7 2.3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8 第3章 图书馆信息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10 3.1STC11F32XE微控制器 10 3.2图书信息采集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 11 3.2.1 UART串口通信接口设计 11 3.2.2 LCD液晶扩展 12 3.2.3 存储器扩展 13 3.2.4 其他接口设计 13 3.3 STC11F32XE和MFRC500接口设计 14 3.3.1 MFRC500芯片的功能结构 14 3.3.2 MFRC500芯片主要引脚简介 15 3.3.3 STC11F32XE和MFRC500芯片接口设计 16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采集系统的下位机软件设计 18 4.1 图书采集系统和PC机通信帧格式的设计 19 4.2 MFRC500读写模块的设计、实现与调试 20 4.3 MFRC500读写模块设计 22 第五章 软硬件测试 25 5.1测试环境 25 5.2编写测试用例并测试 25 第六章 结论 34 致 谢 35 参考文献 36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管理信息采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剡飞龙 指导教师: 常国权 职称:讲师(硕士) 摘要 目前,在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中,[主要应用条码识别技术,它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但也存在局限性,如必须人工借助读写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常因条码、阅读器质量发生误读和拒读等问题,影响了借阅效率和服务质量。射频识别(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技术是RFID)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标的技术。它将特殊的信息编码写入电子标签,标签被粘贴在需要识别的产品或器件上,写入时间比打印条码少;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无需重新制作新的标签,可重复使用 Design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Book With RFID Technology Abstract Presently,the management of Chinas books,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bar cod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t has a low cost, easy to operate features, but there are also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equipment must be manually read and write data through the collection, due to bar code , the quality of reader misreading occurred and refused to read and so on, affect the efficiency and service quality to borrow.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echnology is RFID) is 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through the use of space coupled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o achieve non-contact transmissio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