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砂铸工艺
砂铸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生产计划→配砂→木模→造型→烘干→扣箱→熔炼→浇注→冷却→开箱→抛砂→气割→→打磨→补焊→检验入库
关键工序说明
配砂中新砂与旧砂比为4:6,粘土2%-8%,碾砂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型砂调匀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在铸件铸造过程中因合金的收缩,型壳的膨胀等因素而形成的综合收缩率约为3%,木模制作时在工艺图纸的标准基础上留有3mm的加工余量。
造型时上下两箱,木模要严格对齐, 上下两箱做好明显对齐吻合标记,造型砂充分压紧,上下分界撒少量石英砂。对特殊结构的间隔铁应在其易断裂机构处插入芯骨(4mm钢丝),插若干排气孔(防止浇注时产生气泡),做好锥形浇注口和冒口。
铸型烘干应严格按不同砂型工艺不同升温制度操作,主要用 油枪直接烘烤。
扣箱时应严格对齐,以标记处为准。
熔炼所以材料为Q235废旧钢铁,屈服强度:235mpa,或ZG400-200,所用设备为可控硅中频感应电炉,主要数据如下:
额定交流电压:380V, 输入中频功率:500KW
最大交流电流:850A, 中频电压:780V
频率:50HZ 相数:三相
2.61 坩埚制备
炉衬材料为酸性材料,主要材料有:硅砂(粉),硼酸1.5%-2.0%,坩埚容量500 kg,水适量。
炉领材料:硅粉(砂),水玻璃,耐火粘土,水。
筑炉操作要点
1. 用0.2-0.3mpa的水压检查感应器是否有渗漏现象,感应圈匝之间绝缘是否良好。
2. 按要求配置筑炉材料,并混合均匀。在混合过程中要防止砂土,铁屑和其它杂质混入。
3. 筑炉底
在炉底石棉板上每次铺以20-50mm高的炉底材料,用撞捶捣固坚实,直至平面超出感应器之最底圈20-30mm。换以圆形筑炉棒打压,使表面坚固,再用耐火砖抹平,直至要求高度。
筑炉壁
将坩埚模至于感应圈同心位置,定位后用钢料压紧和固定,然后筑炉。
将坩埚底部炉衬料用叉状棒扒弄粗糙,每次装入20-40mm炉衬料捣实,直至炉顶50mm ,即感应圈匝上边缘为止。
筑炉领
按要求配制炉领材料,打结炉领和出钢槽,并用水玻璃(水:水玻璃=1:1)均匀涂刷于表面。
炉料准备
炉料中P,S含量应低于熔炼钢种成分要求的0.005%-0.01%,炉料应清洁干燥无易爆等杂质,大小搭配要适量以便于快速熔化。
感应炉熔炼操作要点
准备:
检查炉体。如炉衬,感应器,冷水管,炉子倾动机构是否正常。
检查变频装置,电源,水源及气源是否正常。
准备好工具。如铁钳,铁钎,浇包等应干燥,浇包需预热800-950℃。
准备测温仪,测温仪必须定期矫正。
金属炉料要按配料逐项称取,并校对。同时按需要称取脱氧剂。烘烤备用。
装炉
为坩埚的完全充填,一般为粗大料和微细料并用
将难熔的大块的炉料在靠近坩埚壁和坩埚底的高温区。小块炉料装在上部低温区。
装料顺序,以回炉料,废边料和元素不易烧损之铁合金先加。全部熔化后才添加易烧损元素之铁合金。如低碳铬铁,锰铁,硅铁等。
为防止架桥。上部炉料不应超过感应器高度。长棒形的炉料应竖直装入,并力求做到下紧上松。
熔化
炉料装好后即可送电熔化。开始送电几分钟可用较低功率,当电流波动较小后采用最大功率直至熔化。
炉料开始熔化后应及时撒上熔剂,以防止合金液氧化和吸气。
在熔化过程中应及时捅料,防止发生架桥现象。并随时清除过多的炉渣。
脱氧
炉料熔化后即可进行预脱氧,脱氧剂应分批均匀撒在渣面上。
脱氧剂用量:锰铁0.1%-0.2%,硅铁0.05%-0.07%,硅钙粉0.2%-0.3%,铝0.04%-0.06%。依脱氧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加入,一般为碳粉→锰铁→硅铁→铝→硅钙等。
终脱氧时钢液应接近钢温度。在终脱氧前后检查是否发白(为还原渣),若未发白应补充脱氧,终脱 氧后应静止几分钟,使脱氧产物易于上浮。
钢液从脱氧到浇注的时间不要太长,避免钢液的氧化和吸气。一般在2-3min出钢浇注。
当合金液成分温度已经达到要求脱氧也已完成时即停电扒渣,将钢液倒入预热好的浇包内浇注。出钢温度:1600±20℃,浇注温度:1550-1580℃。
2.7.浇注时浇包应先预热到800-950℃,应尽量充填平稳,以避免氧化和卷入气体。对于薄壁铸件应尽量保证充填良好。不产生冷隔,浇不足的现象。
2.8.单壳浇注时,当型壳温度降至250-450℃时即可清壳。填砂造型浇注的铸件应大于2小时。
2.9 冷却之后清壳,进行抛砂处理。小型铸件可采用履带式抛丸机,大型铸件则采用多工位吊钩式清理机,抛砂时间在1-2小时。清除表面残砂粘砂及氧化铁皮。
2.10 抛砂之后利用气割去除浇冒口,工具为氧-乙诀割枪。对有凹凸不平多余铁渣等要进行打磨使其平整,对少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