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cxn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英文 中文 药物类别 -cillin 西林 青霉素类 抗生素 -cef 头孢 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 -onazole 康唑 米康唑类 抗真菌药 - oxacin 沙星 萘啶酸类 合成抗菌药 -vir 韦 阿昔洛韦类 抗病毒药 -idazole 硝唑 甲硝唑类 抗菌药 -caine 卡因 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药 -flurene 氟烷 恩氟烷 含氟吸入麻醉药 -bufen 布芬 丁酸衍生物 消炎镇痛药 -profen 洛芬 布洛芬类 消炎镇痛药 * 1806 从鸦片中发现及分离出吗啡 1831 从胡萝卜中分离出胡萝卜素 …….. 1925 吗啡的化学结构得以阐明 1950 胡萝卜素全合成成功 1952 吗啡全合成成功 …… 1983 青蒿素全合成成功 1988 青蒿素新药上市 1993 紫杉醇新药上市 1994 紫杉醇全合成成功 从有效植物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天然物的分离 结构鉴定 全合成 先导化合物 *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β-内酰胺环 四氢噻唑 酰胺侧链 6-氨基青霉素烷酸(6-APA) Na 1 2 3 4 5 6 7 (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 盐酸普鲁卡因 可卡因 发现、发展举例 *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β-内酰胺环 四氢噻唑 酰胺侧链 6-氨基青霉素烷酸(6-APA) Na 1 2 3 4 5 6 7 (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 回顾: 1.说说对药物化学的认识。 2.药物命名常用有几类?并简单说明。 * 头孢菌素类的结构特点 酰胺侧链 β-内酰胺环 六元氢化噻嗪环 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 3 7 *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β-内酰胺环 四氢噻唑 酰胺侧链 6-氨基青霉素烷酸(6-APA) Na 1 2 3 4 5 6 7 * 怎样学? 要始终把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以结构为中心 结构 命名 制备 性质 稳定性 构效关系 体内代谢 结构修饰 *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β-内酰胺环 四氢噻唑 酰胺侧链 6-氨基青霉素烷酸(6-APA) Na 1 2 3 4 5 6 7 * 学习药化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大类化学药物的结构类型和构效关系,临床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及理化性质 熟悉临床常用药物的发现与发展过程、制备原理及合成路线的设计和评价 相关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 推荐书目 闻韧主编 《药物化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 彭司勋主编《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人卫出版社 《药物化学进展》 化学工业出版社 白东鲁、陈凯先《高等药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 第一节 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药物化学产生 19世纪初 从有效植物中找到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19世纪中期 有机化学的发展从有机化合物中寻找活性物质用于药物 1899年 阿斯匹林作为解热止痛药上市 参阅P535 附录表1 * 公元前15世纪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 1838 从植物中分离出水杨酸 1860 水杨酸全合成成功 1875 水杨酸钠作为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使用 1853 乙酰水杨酸合成成功 1899 阿司匹林药用上市 ….水杨酸衍生物 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三 设计阶段(design) 自20世纪60年代 约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药物化学发展 二 发展阶段(development) 一发现阶段 (discovery) * 发现阶段(discovery) 特征: 从动植物种分离、提纯和测定天然产物,发现某些化合物具有化学治疗作用 理论方面: 1.Crum-Brown和Fraser试图用数学表示一族化 合物的构-性和构-效关系 2.受体理论的提出 3.Langmiur应用电子等排概念解释化合物构-性和构-效关系 * 发展阶段(development) 特点 合成药物的大量涌现,可称为药物发展的“黄金时期”:包括磺胺类、甾体激素类、抗生素类、神经系统、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的化疗 理论方面 代谢拮抗原理、电子等排原理及分子药理学的形成和酶学的发展,对阐明药物的作用原理起了重要的作用 * 传统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模式 新化合物的设计及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