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巷道布置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两巷
10101面轨道顺槽:
1、支护形式:巷道采用锚网梁锚索支护,顶板采用Φ18×2000的螺纹钢锚杆配合锚索、锚梁进行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800,锚索间排距2400×2400五花形支护方式;两帮采用Φ16×1600的螺纹钢锚杆配合锚梁,间排距为800×800,顶部及两帮挂11m×1m不燃性塑料网。
2、巷道净断面:巷道净宽为3.5m,净高为3m,净断面积为10.5m2
3、管线敷设:靠工作面侧布置一路2寸的静压洒水管路;1路D110mm的注浆管路;1路2寸的排水管路;1路2寸的压风管路。
另一侧布置低压电缆、信号、照明、监测和电话线。
4、用途: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回风和运料。
10101面皮带顺槽:
1、支护形式:巷道采用锚网梁锚索支护,顶板采用Φ18×2000的螺纹钢锚杆配合锚索、锚梁进行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800,锚索间排距2400×2400五花形支护方式;两帮采用Φ16×1600的螺纹钢锚杆配合锚梁,间排距为800×800,顶部及两帮挂11m×1m不燃性塑料网。
2、巷道净断面:巷道净宽为4.5m,净高为3m.净断面积为13.5m2。
3、管线敷设:靠工作面侧布置一路4寸的防尘管路;1路D110mm的注浆管路;
1路2寸排水管路;1路4寸的压风管路。
另一侧布置高、低压电缆、信号照明及监测线、通信线。
4、用途:工作面的进风、运煤。
第二节 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该采煤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艺顺序: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拉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推溜。
4、采高和循环进尺:最大采高4.35m,最小采高3.93m,平均4.14m,循环进尺0.8m。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基本支护形式
本面采用112架普通型掩护式大采高液压支架、头尾各1架过渡支架及头尾各3架端头支架维护工作面空间并隔离落山。最大控顶距4.835m,最小控顶距4.035m,移架步距0.8m。拉架、推溜均为邻架手动操作。正常移架要滞后采煤机后滚筒2~3架,不得超过4架。顶板破碎时要采用带压擦顶移架或停机移架;当煤壁片帮造成端面距(0.8m)超过规定时,可超前移架,然后再进行其它操作,工艺为移架→割煤→推溜。
支护要求:
1、工作面确保达到“三直、一平、两畅通”的质量要求。
2、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5066KN(31.5Mp)。
3、支架要保持端正,严禁歪斜、咬架、挤架。
二、工作面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
1、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
(1)工作面生产前必须编制初次放顶措施。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5066KN(31.5MPa),轨道巷、运输巷所有载荷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低于90KN(12MPa)。
(3)加强上、下端头顶板管理,端头支架初撑力确保达到5066KN(31.5MPa),切顶柱和端面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12MPa)。打好切顶柱,柱距不大于0.4m,并拴齐防倒绳。
第三节 端头支护、超前支护及放顶
一、进、回风巷切顶柱支设与控顶距
工作面进、回风巷均采用三排切顶柱,排距为0.8m,柱距0.8m靠切顶线的柱距0.4m均匀支设,支设成一条直线;切顶柱必须戴400×140×60mm的木帽(木帽必须选用优质木材加工而成),木帽应与进、回巷平行。如顶板破碎比较严重时,切顶密柱必须支设戗柱,如果钻底量超过100mm时必须穿鞋。
二、退锚放顶
1、进、回风巷放顶时与端头架切顶线放齐,每前移一次支架放一次顶。
2、操作方法:
A、要三人配套,两人操作一人观察顶板,并清理好退路。
B、回移跨溜棚,支设单体柱,并在新位置支设牢固。回撤单体柱时必须保证先支后回,另外底板较软时必须穿鞋。
C、由里向外逐排逐一将锚杆、锚索卸压,然后由里向外逐一回撤切顶密柱,严禁人员进入落山。
D、锚索退锚时,用退锚机卡住锚索,顶住锁帽,启动液压泵,将锁帽顶起后,松开锁母,解开锁圈,取下退锚机,将锚具与托梁回收。退锚杆螺母时,要用长套管由里向外逐一回收螺母与托板。退锚距离距切顶线不得大于3米。
三、进、回风巷端头超前支护和管理:
1、进、回风巷原有支护:采用锚杆、锚梁、锚索、塑料网联合支护方式。
2、进风巷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
正常情况下,进风巷在距1#支架外沿0.5m处、切顶线往外,支设两组使用3.5米的单体液压柱和4米的π型梁相配合形成交错“迈步”式跨溜棚,每组两趟;超前支护使用3.5米的单体液压柱和3米的π型型梁相配合形成两趟顺水。支设距离超前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招投标合规指引之招标常见问题(第一期).pdf VIP
- 2025版建筑行业临时用工合同范本(2025版).docx
- 痛风性关节炎-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Module4Unit1Willyoutakeyourkite?(教学设计)-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 新闻编辑学 (第四版).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 .pdf VIP
- (人教2019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