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在生活中的表现
2、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心理观
3、理解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4、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几种常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的心理观
难点:心理的本质
三、教学课时:8课时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包括感知觉(看到、听到、嗅到、吃到、触摸到)、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印象的保存)、思维(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想象。
(二)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总伴随着不同的心理体验并有一定的态度体验,产生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情绪反应和尊敬、爱戴、憎恨等情感体验。
讨论:
以下诗词的描述中包含哪些心理活动?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意志过程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定出奋斗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就是意志过程。
知、情、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认识、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行动的基础。没有认识,人的情感就无从产生和发展;意志的整个过程也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得以进行的。情感既是意志行动的动力,又使认识活动带有一定的情感成分。意志对认识和情感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意志坚强的人既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使其服从于理智,又能调节自己的认识过程,促进认识的深化。
二、人格
(一)动机系统
心理动力系统是个性心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心理动力系统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由于这些构成因素在动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需要居于基础地位,是人心理和行为最初的动力源泉,动机、兴趣等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在心理动力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一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及信念。
(二)心理特征系统
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明显的心理特征的表现,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反映特征,与人的大脑活动的强度、灵活性、平衡性等特点相关。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有对一个人进行社会评价的功能。能力是与顺利完成活动相关的心理特征,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的能力。
(三)自我监控系统
自我意识是人在心理活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指标。由于人的意识的存在,人就可以根据一定的知识经验,借助一定的中介去了解过去,感知现在,预测未来。人还可以为自己制定科学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人格与心理过程密不可分,人格是在长期的知、情、意的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又反过来支配着心理过程。
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在特殊情景中形成的暂时的心理持续状态。是介于动态的心理过程和稳态的人格之间的一座桥梁,三者密切联系:某一种心理状态往往是一定条件下某一人格特征的激活状态;如果某一种心理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会逐渐发展成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内容: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动机系统—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
人格心理 心理特征系统—气质、性格、能力
自我监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
消极的心理状态
第二节 科学的心理观—心理的本质
一、人的心理、意识是高级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
(一)无机物的低级反映形式
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如岩石风化、铁生锈。
(二)生物的感应性反映形式
感应性是生物对外界具有维持生命作用对物质刺激所作的直接反应,趋利避害。如含羞草、向日葵。
(三)动物的心理反映形式
1、感觉阶段
无脊椎动物能够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反映。如昆虫。
2、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能够知觉事物的整体。如鸟类、鱼类、蛇。
3、思维萌芽阶段
灵长类、高级哺乳类动物出现动作思维,能对事物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
(四)人的意识
人的心理、意识有了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是由人脑这一高级物质产生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动物的心理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
二、人的心理、意识来源于客观现实,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