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章相似形
第二十三章 相似形
231 比例线段
3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一 综合运用比例性质
1.已知k= =,且n216+=8n,则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n-m的图象一定经过第 象限2.若=,且2ab+3c=21,求4a3b+c的值.
3.如图已知=,求证:.
题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灵活运用
4.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一位同学提出:谁能帮我用一副没有刻度的三角板找出线段AB的中点小华说:我能做到.我的做法是用这副三角板任作一条直线MN∥AB;在直线AB、MN的同一侧任取一点P,连接PA、PB,分别交直线MN于C、D;再连接AD、BC,相交于点E;画射线PE交线段AB于点O,点O就是线段AB的中点.你认为点O是线段AB的中点吗?并说明理由.
.如图,AB∥CD、AD∥CE,F、G分别是AC和FD的中点,过G的直线依次交AB、AD、CD、CE于点M、N、P、Q,求证:MNPQ=2PN.
专题三 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拓展与提高
6.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于点D,点O是AC边上一点,连接BO交AD于点F,OE⊥OB交BC边于点E.求证:△ABF∽△COE.
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 cm,BC=8 cm.点E、F、G分别从点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G的速度均为2 cm/s,点F的速度为4 cm/s,当点F追上点G(即点F与点G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EFG的面积为S(cm2)
(1)写出S和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若点F在矩形的边BC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8.如图,在△ABD和△ADE中,AB=AD,AC=AE,∠BAD=∠CAE,连接BC、DE相交于点F,BC与AD相交于点G.(1)试判断线段B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C=∠CBD,那么线段FD是线段FG和FB的比例中项吗?为什么?
状元笔记
【知识要点】
1多边形相似的条件:①边数相同;②对应角相等;③对应边长度的比也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另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若两角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2)若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3)若三边对应成比例,则两三角形相似(4)若斜边和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
1判断相似图形,应从对应边与对应角两个方面分别考虑.
2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若△ABC与△的相似比为k,则△与△ABC的相似比为.
3.在相似三角形中,常会遇到有两个解的问题,解题时稍有不慎,就会掉进陷阱,从而导致漏解.
【方法技巧】
1当题目中出现三条以上平行线,且求线段的长度或比值时常利用平行线获得比例线段.
2由两对角对应相等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是所有方法中最常见的,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角.一般地,公共角、对顶角,同角的余角(或补角)都是相等的.解题时应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3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常规思路:①先找两对对应角相等;②若只能找到一对对应角相等,则判断相等的角的两夹边是否对应成比例;③若找不到角相等,就判断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否则可考虑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4.解决格点三角形的相似问题,通常要依据网格的特征,借助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再加上正方形的对角线形成的特殊角,并结合三角形相似的有关判定方法来解决.
5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者通过判定三角形相似,有时要通过两次相似的判定,等量代换,寻找中间比等才能得到待证的比例式参考答案:
1.一、二 [解析] n216+=8n,n2-8n+16+=0,
(n-4)2+=0,∴n-4=0,m+6=0,
解得n4,m=-6.∴n-m=10.
①当ab+c=0时,即ab=-c,
∴k===-2,∴-k=2,
此时一次函数经过一、二、三象限;
②ab+c≠0时,
k==1,
∴-k=-1,
此时一次函数经过一、二、四象限;
∴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n-m的图象一定经过第一、二象限,
故答案为一、二.
2.解:设==k,则a2=3k,b=4k,c+5=6k,
即a3k-2,b=4k,c=6k-5.
∵2a-b+3c=21,∴2(3k-2)-4k+3(6k-5)=21,
∴k=2.∴a=4,b=8,c=7.
∴4a-3b+c=4×4-3×8+7=-1.
3.证明:∵=,∴ =,
即,∴=,
即.
4.解:点O是线段AB的中点理由如下:∵CD∥A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章定额成本制度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doc
- 第九章对象容器.doc
- 第九章巨型框架结构.doc
- 第九章广域网技术.doc
- 第九章强夯法.doc
- 第九章心境障碍.doc
- 第九章总图运输.doc
- 第九章所得税会计(习题及答案).doc
- 第九章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电气设备.doc
- 第九章抗过敏和抗溃疡药.doc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5讲 神经调节(第一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练习)(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6讲 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练习)(原卷版).docx
- 2025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解析).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5讲 神经调节(第二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讲义)(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测试)(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2讲 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2讲 生物的变异(第二课时,染色体变异)(练习)(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2讲 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讲义)(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