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⑴Rh抗体:人血液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血型者接受Rh(+)血液后,才能产生抗Rh抗体。 ⑵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IgG,分子量小,可透过胎盘。 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症 当一位Rh-的母亲怀了一 位Rh+的胎儿时,Rh+的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Rh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作用使之溶解,导致胎儿贫血等一系列的病症。临床上用换血的方法来治疗新生儿溶血症。 其它血型系统 一、人类白细胞抗原与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红细胞抗原 白细胞特有抗原 HLA (一)HLA抗原 1、概述 HLA(MHC) A B C HLA-Ⅰ D DQ DR DP HLA-Ⅱ HLA是糖蛋白抗原,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移植抗原和组织抗原。HLA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称为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也称为HLA基因,定位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共有6个座位,至少含4个与移植有关的基因区:即HLA-A,HLA-B,HLA-C和HLA-D。HLA-D又分为HLA-DR、HLA-DQ、HLA-DP亚区。HLA-A、HLA-B、HLA-C基因编码的医学教育网整理抗原称Ⅰ类抗原。HLA-DR、HLA-DQ、HLA-DP基因编码的抗原称Ⅱ类抗原。 2、HLA抗原的特性 HLA-Ⅰ:分布在除成熟红细胞的所有有核细胞的细胞膜上,但以淋巴细胞上密度较高,肝细胞和心肌细胞上极少 HLA-Ⅱ:分布在单核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APC、激活的T淋巴细胞等。 (二)HLA抗体的产生 HLA抗体大部分IgG,少数为IgM HLA产生抗体途径有: 通过妊娠、输血、同种移植等。 使用纯化的HLA免疫动物产生HLA异种抗体。 使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三)HLA分型方法 1、淋巴细胞毒试验 是确定HLA抗原型别常用的方法 淋巴细胞+抗HLA+补体 淋巴细胞破坏 (≥20%) 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3、分子生物学技术 (四)HLA检测的临床意义 1、器管移植 在骨髓移植中供体和受体的HLA-A、HLA-B、HLA-DR完全相同者的存活率高 器管移植中HLA-DR配型意义比较大。 a 肾移植中供受体之间,共有的DR抗原数越多,移植的存活率越高。 b 当供受体HLA-DR相同时, HLA-A、HLA-B配型将提高移植存活率。 C 移值前输血的患者中,做DR配型仍能提高存活率。 器官移植前不宜输血。 2、输血 必要时输注HLA同型的血液,以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3、亲子鉴定 4、疾病的诊断 二、血小板血型系统 非特异性抗原或血小板相关抗原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一)血小板抗原 1、ABO血型系统抗原 2、HLA血型系统抗原 3、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二)血小板抗体 同种抗体 自身抗体 (三)血小板抗原抗体测定方法 1、血清学检测方法(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 已知血小板固定在U形孔表面+被检血清+抗IgG致敏的红细胞 结果:阳性 红细胞单层覆盖要U形孔表面 阴性 红细胞聚集在U形孔底 2、分子生物学技术 (四)血小板血型鉴定临床意义 1、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 2、诊断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 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胎儿气管和支气管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去清除,故新生儿无黄疸。新生儿出生后,必须自己处理HB的代谢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但由于葡萄糖醛酸酶在足月生产3~5天后才能合成,未成熟儿要在5~7天才合成,不能及时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成结合胆红素,因而出现新生儿黄疸。一但新生儿开始合成葡萄糖醛酸酶,黄疸会逐渐消退。 一、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母婴血型不合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葡萄糖精-6磷酸脱氢酶缺陷 (一)发病机制 主要原因是母婴血型不合。 胎儿红细胞(A) (HDN) 母体(o)型 抗A的(IgG) 通过胎盘 1.ABO血型不合 多发生于O型母亲孕育了A型、B型的胎儿,但A型多于B型。 2.Rh血型不合 多为Rh阴性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 (二)临床表现 1.ABO血型不合溶血,黄疸多在出生后48小时同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程度较轻。偶见胎儿水肿。 2. Rh血型不合溶血出现胎儿水肿,黄疸多在出生后24小时同出现,贫血Hb:轻度140g/L 、中度100~120g/L ,中度80g/L 。肝脾肿大、出血。 二、实验室检查 (一)产前检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