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档案
名称:_________丙烯、丙烷___
部门:________物管科_______
园区:________合成园区_______
监管:_________安监科________
年度:____2014年度(7月起)
三岳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三木化工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基本介绍(丙烯)
名词解释
1、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关键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重点部位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1)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物质名称 标准规定 实际量 类别 临界量(t) 最大量(t) 丙烯 易燃气体 丙烷 易燃 60/5=121,由此可知:丙烯、丙烷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
重大危险源程度分级
分级方法:重大危险源分级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科学监控和管理的基础。目前已有的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主要包括:“死亡半径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等。我国早期的重大危险分级采用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定量指标,事故隐患分级标准采用事故危害和整改难度等定性指标、无定量指标。现在,《》规定了明确的四级分类定量标准,并详细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的相关管理要求。
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分级标准的划定既是一项技术方法,又是一项政策性行为。分级标准严宽程度直接影响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管理监察的重大危险源数量。
根据R值等级划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标准,定义:
重大危险源分级具体判别的依据如下: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R≥15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15>R≥10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10>R≥5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R<5的重大危险源;
其中R为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倍数
根据相关资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 丙烯 1级 1280 生产丙烷 气体 30℃ 3Mpa 40T 60T 5T 20 二级 2 丙烷 2023 气溶胶;充气剂 液体 30℃ 2Mpa
40 T 60T 5T 20 二级 3 6 填表人:曹克光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2014年7月10日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理化性质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丙烯 英文名:propylene CAS号:7782-50-2 分子式:C3H6 分子量:42.08 RTECS号: UN编号:1077 危险货物编号:1280 IMDG规则页码: 外观与性状: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优秀课件p.pptx VIP
- 有机化学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六年级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23〕300号文件).docx VIP
- GB_T 36548-2018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原卷版).pdf VIP
- 新高考高中数学 题型全归纳(解析版).pdf VIP
- 2010年初中化学专题二 指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