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师大政治历史补习班复习资料(2014年)
2014年新增考点
一、古代史新增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时间: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是战国时期。
特点:周天子失去权势,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大国争霸的混战局面。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战争:春秋时期: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争得霸主;
宋楚泓之战,宋襄公被楚军打败;
晋楚邲之战,楚庄王争得中原霸主;
战国时期:前354年魏赵桂陵之战,魏国大败;
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齐国大胜;
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大败赵国。
成语:尊王攘夷、问鼎中原、退避三舍、远交近攻、朝秦暮楚、
纵横捭阖、围魏救赵、图穷匕见、完璧归赵、孙庞斗智。
影响:给人民带来灾难,出现大国兼并小国现象,为后来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想进一步统一南方刘备占据的荆州和孙权所在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湖北赤壁展开大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认识: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实力均衡的结果。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形成局部地区的统一格局,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3、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
原因:宋元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特点:丰富多彩。
表现:宋朝:东京城内出现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舍,瓦舍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舍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是都市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而出现的产物。
元朝:大众性娱乐主要是观赏元曲,还有摔跤、放风筝等。
4、苏联模式的推广、苏联改革、苏联解体?
推广:1917年通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经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完成了苏联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取得了苏联经济建设中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优异成绩;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由于斯大林模式存在着只抓重工业,忽视农业的做法,使苏联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这就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举起改革的大旗。他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注重消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在工业上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权利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在政治上反对个人崇拜,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他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964年勃烈日涅夫上台,又对苏联经济进行了调整,注重解决农业问题的同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特别强调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片面发展重工业。这种改革使苏联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综合实力提高;但导致了苏联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社会矛盾不断积聚,他的改革也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1985年在苏联社会长期积聚许多矛盾、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先进行了经济改革,随后有转向政治改革,在经济上提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在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外交上开展新思维外交,追求苏美合作和欧洲大厦。他的经济改革使经济每况愈下,市场出现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政治改革使苏共中央的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弱化,又没能建立起一个实现平稳过渡的领导机构,使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独立思潮快速膨胀,1991年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解体:原因:政治上:斯大林模式本身的弊端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思想领域混乱,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加之苏联社会矛盾不断积聚、民族矛盾的激化;
经济上:勃烈日涅夫改革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苏联经济恶化,使苏联综合实力逐渐衰退,大大加剧了政局和社会进一步动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推进乡村振兴.pptx VIP
- 学校食堂承包经营及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pdf
- 2022年中国银行公司客户经理考试总题库.doc
- 中国哲学史12-两汉经学.ppt VIP
- 中国康复类医疗器械产业加速腾飞,正迎来黄金发展期——2023大型现状调查报告(先进制造2024前沿第9期).docx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QGDW 10395-2022.docx VIP
- 锚杆静压桩施工设计方案.doc VIP
- 早产儿贫血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pptx VIP
- (高清版)DG∕TJ 08-88-2021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pdf VIP
-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结膜吸吮线虫.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