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规律与成矿测—以福建尤溪丁家山矿区铅锌矿为例.docVIP

成矿规律与成矿测—以福建尤溪丁家山矿区铅锌矿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以福建尤溪丁家山矿区铅锌矿为例 1 矿床地质概况 区内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中、上段和大岭组地层被大范围分布的侏罗系长林组地层覆盖,仅以“天窗”形式出露于矿区东南部。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主要岩性为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岩夹大理岩残留体,该层为区内的主要赋矿层,可见矿体与顶、底板岩性和层位的明显变化,常见其顶底板从大理岩突变到云母石英片岩的现象,显示矿体的切层特征。而侏罗系地层中存在很不均匀的蚀变和矿化现象,靠近马面山群与侏罗系不整合接触面遭受比较强烈的绿泥石化、透辉石化、绿帘石化、硅化及碳酸盐化,部分地段具有较强的黄铁矿化和磁黄铁矿化,偶见铅锌矿化现象。 矿区主要构造包括轴向NE的背斜、向斜和NE向、NW向断层。沿关兜-岩兜背斜(部分被侏罗系地层覆盖)轴部分布多个矿床(点)。NE向断层和部分规模较小的NW向断层多已被矿脉充填,部分规模较大的晚期NW向断层则明显错动矿体及侏罗系与中-新元古代地层之间整体向西倾斜的不整合接触界线(图1)。因此轴向NE的背斜、断层及部分小规模NW向断层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对成矿作用及矿体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区内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受区域性NE向断层控制,花岗岩主要呈岩株体NE向串珠状分布,而铅锌硫化物矿化主要限制在侵入岩带夹持地段。东侧酸性侵入岩带的岩体主要沿NE向断裂侵入,呈岩脉及岩墙产出。西侧酸性侵入岩体主要出现在祭柄坑-岭后-龙石墓顶一线以西,该带岩体规模相对较大,单个岩体呈NE向或近EW向的长轴透镜状岩株体。 2 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龙北溪组上段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岩夹大理岩地层、侏罗系长林组火山岩层和角度不整合界面3个部位。除侏罗系长林组中的矿体呈不规则的长勺状之外,其他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但矿化富集程度较高的矿体则主要呈透镜状、豆荚状(如Ⅲ-1号矿体),部分小矿体呈囊状或巢状,显示出矽卡岩型矿床的矿体形态特征。位于马面山群地层内各类岩石层间界面和构造裂隙内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出,而侏罗系地层中的则显示与围岩呈切割关系(图2)。 1-第四系;2-上侏罗统长林组;3-新元古界马面山群大岭组;4-新元古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5-新元古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中段;6-花岗岩;7-石英斑岩;8-背斜;9-向斜;10-正断层;11-逆断层;12-压扭性断层;13-性质不明断层;14-地质界线;15-角度不整合界线;16-铅锌矿点;17-丁家山铅锌矿区范围 图1 丁家山铅锌矿区及其外围地质图 图2 丁家山铅锌矿区21号勘探线剖面图 3 岩浆成因及演化 图3表明,区内岩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出现弱的Ce负异常,如果是来自地幔,是不存在Ce亏损的,据此可判断岩体主要来源于地壳。图4中显示,样品来自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的交接部位,进一步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壳。图5、6则证明花岗岩体产生于同碰撞造山带环境。从图7中大致判断花岗岩结晶温度为700~750℃,成岩压力在0.2~0.3GPa之间。 图3 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赫尔曼,22个球粒陨石平均值) 图4 花岗岩La/Yb-ΣREE图解 ORG-洋脊花岗岩,WPG-板内花岗岩,VAG-火山弧花岗岩,COLG-同碰撞花岗岩 图5 花岗岩Rb-Yb+Ta图解 ORG-洋脊花岗岩,WPG-板内花岗岩,VAG-火山弧花岗岩,COLG-同碰撞花岗岩 图6 花岗岩Rb-Yb+Ta图解 图7 花岗岩Q-Ab-Or温压三相图解 通过地压梯度1000巴=3300米换算标准计算成岩深度,可得丁家山矿区岩浆岩成岩深度在6.6~9.9km,为中深成相花岗岩。综上所述,岩体为来源于深部地壳的花岗岩,结晶分异程度高,含矿性良好,对成矿十分有利。 4 变质岩矿物空间分布特征 主要变质岩类型有石英-云母系列、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系列和大理岩类变质岩。 对90中段的主要造岩矿物分布进行研究,在机械台上应用线段法测量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绿帘石的体积分数,统计结果用克里金法计算得到相对含量平面等值线图(图8)。主要体现三个特征:(1)3类矿物分布极不均匀,石榴子石变化范围最大;(2)3类矿物分布不受地层层位控制,显示切层特征,说明这套变质岩成岩过程受流体作用强烈;(3)3类矿物富集中心总体沿NE向呈带状展布,NW向也有规律相对较小的富集带。其分布走向恰好与矿区广泛发育的NE向和NW向断层一致。 用相同的方法得到磁黄铁矿的含量分布情况(图9),其产出特征也与上述结论一致。3个主富集中心与2个次富集中心沿NE向呈串珠状排列,而位于矿区NE方向的主富集中心与位于其NW方向的2个次富集中心则沿NW向呈串珠状排列。清晰表明矿区的硫化物成矿作用受NE向断层和部分小规模NW向断层控制,具典型的热液成矿特征。 图8 丁家山铅锌矿90

文档评论(0)

yi593p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