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China的来历?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的基本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流向 劳动力 官营 手工业 私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无偿调用 各类匠户 雇工 民间消费、 市场流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农民自身 供自己消费、 缴纳赋税 农户的副业 政府经营、 “工官”工场 官府专用、 皇帝私用 (1)基础: (2)地位: 小农经营为主的自然经济 农业的副业 (3)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缴纳赋税,部分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田庄手工业 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与个体农业紧密结合形成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随着土地兼并的集中,汉代出现了 “田庄经济” (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 积极: 封建经济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阻碍商品交换是新经济因素产生、发展的最大障碍 消极: (4)评价: 1.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直到现在,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 ) 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 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 ③保证了手工业产品的工艺水平 ④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了手工业生产市场的狭小,对技术的垄断成为手工业劳动者保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性也影响了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传习。这种传习方式一方面保证了手工业产品的工艺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其制作技术的保密性使许多精湛的手工业技术失传或变异,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形成: “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 ①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②技术: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③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 (2)特点: ①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 ②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③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 (3)影响: 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 在工匠反抗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从明朝中叶起,官手工业开始走上了衰落的道路。明代官手工业工匠的处境分恶劣。一经编入匠籍,工匠侄便失了经营和迁徙的的自由,必须定期为官府服役。轮班服役期间,工匠得不到报酬,而且一切费用自理。官府对工匠十分苛刻。“凡造作不如法者,笞四十。若成造军器不如法,及织造段匹粗糙纰薄者,各笞五十。” 工匠毫无劳动兴趣,采用怠工、失班等手段反抗。同时,由于“工匠久处京师,有司不能存恤,饥寒切身”,加之“管工之人,贪虐害之”,工匠纷纷逃亡。如在天顺四年(1460),轮斑匠逋逃总数即达“三万八千四百余名”。工匠轮班服役制度难以维持。1485年,明政府进行改革,允许轮班匠出银代役。1562年,规定轮班匠一律以银代役。工匠制度的败坏,是明代官手工业走上衰落的重要表现。 ——依据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80-181页 2.秦朝时期发明的青铜防锈蚀技术没有记录和流传下来的原因是( ) A.社会对其需求程度不高 B.工匠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C.“工官”制度下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D.青铜防锈蚀技术水准较高,不便于记录和传承 解析: 本题中的关键词是原因,应考虑技术的封闭性。 答案: C 纺织业发展历程 6、元代: 1、新石器时代: 2、商周时期: 3、汉代: 4、唐代: 5、宋代: 7、明代: 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祭祀蚕神、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甲骨文中关于桑、蚕和丝的记载 桑 丝 蚕 我的眼里只有你—“赛里丝”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纺织业发展历程 6、元代: 1、新石器时代: 2、商周时期: 3、汉代: 4、唐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