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城市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技术总结
一、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背景、依据和基础条件
(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地理位置]海城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东半岛腹部城市群中,地理坐标为东经122°18′-123°08′, 北纬4 0°29′-41°11′, 东、南、西、北分别与岫岩、大石桥、大洼、台安、辽阳等县(市)接壤,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44公里,全境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
图1 海城市地理位置图
[地形地貌]海城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长(春)大(连)铁路以西系辽河、浑河、太子河冲积平原,海拔高程5~20米,面积约为14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2%。中部为山区向西部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坡岗丘陵区,海拔100~200米,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东部山区属千山山脉延伸部分,海拔300~600米,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3%。
图2 海城市地势分布图
[气候特点]海城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为2661小时,年平均气温为8.5℃,10℃以上积温为3508℃,无霜期165天左右;全年降雨量为690mm左右,其中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量高达438mm,占全年63.4%;全市湿度指标(NK)在0.6-0.7之间,属半干旱状态。总体上全市呈现明显的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降雨季节性强的气候特征,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和雹灾。近10年来,海城市年均降水呈现震荡下降趋势,年均温度呈现震荡上升趋势,气候暖旱化趋势较明显。
图3 海城市气候暖旱化趋势
[土壤类型]海城地处松辽平原,耕地土壤肥沃,共有棕壤土、草甸土、稻田土、沼泽土4个土类,细分为7个亚类、25个属及60个土种,目前全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81%,基本恢复到5年前水平。
[河流水系]海城境内有大小河流28条,全部天然河道总长656.4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37亿立方米,主要过境河流有浑河、太子河、大辽河,长度分别为31.6公里、34.7公里和27.5公里,呈浑河、太子河两大主要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海城河、五道河、杨柳河、三通河、他山河、毛祁河,长度分别为88公里、67公里、44公里、20公里和36.6公里。其中地表水资源为3.6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为3.46亿立方米
图4 海城市水系图
[生物资源]海城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类可分为69个科,1500多种高等植物,动物类共55个科,203种。 5年间林木总蓄积量由110万立方米提高到仅生产木材就达9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35.3%提高到37.8%。
图5海城市主要植被分布图
[土地资源]海城市土地资源总面积为2732平方公里,2005年林地937.97平方公里,草地1.72平方公里,坑塘水库59.35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331.04平方公里,耕地1382.23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8.59平方公里。与2000年相比,林地、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均有所增加。
图6 海城市土地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全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24种,其中菱镁和滑石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之首,分别为26.4亿吨和5700万吨,有“镁都之誉”。在牛庄以北至腾鳌一带,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
图7海城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行政区划]海城市现辖25个镇,3个管理区和1个开发区,由税费改革前的572个行政村合并为416个。
[人口状况] 全市人口1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5.2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10.16‰下降到0.39‰。
图8海城市人口情况
[经济发展] 2005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6亿元,比2000年增加90.8亿元,年均增长8.7%,其中,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 11:54:35调整为“十五”末的9.4:52.6:38,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3.9%、8.1%、11%。地区财政收入实现14.96亿元,年均增长21%,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实现6亿元,年均增长9.9%。全市大农业总产值实现45.1 亿元(生产者价不可比),农业增加值实现2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00元,年均增长3.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8亿元,年均增长10.3%;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276亿元,年均增长6%;出口创汇2.3亿美元,年均增长12.1%;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由43%下降到37%。
[公共事业]5年来,全市科技教育、交通电信、城镇建设、外经外贸以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其中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以上,已有3.5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资格,占农村劳动力的1/7, 实施科技项目累计240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