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    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     2、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    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课件出示)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   五、总结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      出示: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文档评论(0)

buy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