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进电池材料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电池的工作原理 两个必要条件: (1)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即氧化过程)和得到电子的过程(即还原过程)必须分隔在两个区域(负极和正极)中进行; (2)物质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电子必须通过外电路。 充放电反应的不同: 放电时,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此时是阳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此时是阴极;而充电时进行的反应正好与此相反,负极进行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1.4 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池在实现能量转换过程中,两个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分别在两个分开的区域进行,这一点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两电极的活性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需的电子必需由外线路传递,这一点区别于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微电池反应; 电池内部两电极间不是通过自由电子而是通过电解质中离子的迁移导电的。 电池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1.5 电池的组成 四个组成部分:电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外壳 电极:包括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 活性物质 导电骨架 正极活性物质:金属氧化物(PbO2, MnO2, NiO) 负极活性物质:较活泼金属(Zn, Pb, Li, Fe等) 导电剂 粘结剂 缓蚀剂 (具有导电和支撑活性物质作用) 1.5 电池的组成 作用:保证正负极间的离子导电作用 要求:高导电率、化学稳定性好、不易挥发、易于长期贮存。 分类:可分为水溶液电解质、非水液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熔融盐电解质。 电解质 1.5 电池的组成 (1)水溶液电解质 水的介电常数大,溶解和离解电解质的能力强,黏度小,对离子移动的阻力小;离子电导率高,一般为0.1~10?-1?cm-1。 熔点0?C,沸点100?C,所以不能在极地和宇宙空间等低温条件下使用,高温储存性能亦差。 水的分解电压为1.23 V左右。 水溶液电解质电池主要有:锌锰、锌镍、锌银、锌汞、锌空气、铁镍、氢镍、镉镍、铅酸电池等。 1.5 电池的组成 (2)非水有机液体电解质 在比水更宽的温度范围和电位范围内是稳定的。但溶解电解质的能力小,电导率一般比水溶液低1~2个数量级,通常为10-1~10-2?-1?cm-1。 。 常用的非水有机溶剂有: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四氢呋喃(THF)等; 电解质有:LiClO4、LiAsF6、LiPF6、LiBF6等。 非水有机液体电解质电池主要有:锂电池(Li/MnO2、 Li/SO2 、Li/(CFx)n等,镁电池,锂离子电池。 1.5 电池的组成 (3)非水无机液体电解质 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非水无机溶剂有:POCl3(磷酰氯)POFCl2(磷酰氟二氯)、SOCl2(亚硫酰氯)、SO2Cl2(硫酰氯),兼作正极活性物质。电解质是LiAlCl4、AlCl3(用于激活式Li/SOCl2电池)。 (4)固体电解质 包括无机固体电解质和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固体电解质主要问题是离子电导率较低,无机固体电解质电导率为10-1~10-3?-1?cm-1 ,通常要在高温下工作;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目前只能达到10-4~10-5?-1?cm-1 。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电池主要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1.5 电池的组成 隔离物或隔膜 作用:置于电池两极之间,主要作用是防止电池正负极接触而短路。 要求:较高离子传输能力,较低电子导电能力,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可分为微孔膜和半透膜两种,隔膜材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1.5 电池的组成 外壳 也就是电池容器 要求:良好的机械强度、耐震动和冲击、耐高低温环境变化和电解液的腐蚀等。 1.6 电池的性能指标 电池的电动势 概念:在外电路开路时,即没有电流流过电池时,正负电极之间的平衡电极电势之差称为电池的电动势。 反映:电动势的大小是标志电池体系可输出电能多少的指标之一。 影响因素:电池的电动势只和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本性、电池的反应条件(即温度)及反应物与产物的活度有关,而与电池的几何结构、尺寸大小无关。 1.6 电池的性能指标 电池的开路电压 概念:电池的开路电压是指电池两级间所连接的外线路处于断路时电极间的电势差。正、负极在电解液中不一定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因此电池的开路电压总是小于电动势。 测量方式:电池的电动势是从热力学函数计算得出,而开路电压是用高阻电压表实际测量出来的,两者数值接近。 1.6 电池的性能指标 电池的内阻 概念:电池的内阻R内是指电流流过电池时所受到的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