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⑴镁系合金 美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首先报道 镁在地壳中藏量丰富.MgH2 是已实现工业利用的二元化合物,价廉,有最大的储氢量. 但释放温度高且速度慢,抗腐蚀能力差.新开发的Mg2Ni1-xMx(M=V,Cr,Mn,Fe,Co)和Mg2-xMxNi(Al,Ca)比MgH2的性能好. 镁系吸氢合金的潜在应用在于可有效利用250~400℃的工业废热,工业废热提供氢化物分解所需的热量. 目前,Mg2Ni 系合金在二次电池负极方面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 镁系贮氢合金 地壳中贮藏量丰富,价格便宜 氢吸、放动力学性能差:释放温度高,250℃以上,反应速度慢,氢化困难 贮氢合金 第二节 贮氢合金材料 密度小,仅为1.74g/cm3 优点: 贮氢容量高,MgH2的含氢量达3.6% 缺点: 抗蚀能力差,特别是作为阴极贮氢合金材料。 * ⑵稀土系合金 以LaNi5 为代表的稀土储氢合金被认为是所有储氢合金中应用性能最好的一类,荷兰Philips实验室首先研制 . 初期氢化容易, 反应速度快, 吸-放氢性能优良, 20℃时氢分解压仅几个大气压. 但是镧价格高, 循环退化严重,易粉化. 采用混合稀土(La,Ce,Sm)Mm 替代La可有效降低成本, 但氢分解压升高,滞后压差大, 给使用带来困难. 采用第三组分元素M(Al,Cu,Fe,Mn,Ga,In, Sn,B,Pt,Pd,Co,Cr,Ag,Ir) 替代部分 Ni 是改善LaNi5和MmNi5储氢性能的重要方法. * LaNi5的晶体结构 LaNi5是六方晶格(晶格常数a0=0.5017nm,c0=0.3982nm,c0/a0=0.794,V=0.0868nm3),其中有许多间隙位置,可以固溶大量的氢。 * LaNi5形成氢化物的ΔH=-30.93kJ/mol H2,ΔS=-108.68 kJ/mol H2。 在室温下一个单胞可与6个氢原子结合,形成六方晶格的LaNi5H6(晶格常数a0=0.5388nm,c0=0.4250nm,c0/a0=0.789,V=0.10683nm3),晶格体积增加了23.5%。 第二节 贮氢合金材料 贮氢合金 * 贮氢合金 优点: 吸氢量大 平衡压力适中而平坦 放氢快,滞后小 容易活化,室温下即可活化 具有良好的抗杂质气体中毒性 缺点: 成本高,大规模使用受到限制 吸放氢过程中晶胞体积膨胀大 * 贮氢合金 ⑶ 钛系贮氢合金 钛系贮氢合金 钛铁系合金 钛锰系合金 钛锆系合金 钛镍系合金 * 钛系合金 Ti-Ni: TiNi, Ti2Ni, TiNi-Ti2Ni, Ti1-yZryNix, TiNi-Zr7Ni10, TiNiMm Ti-Fe: 价廉,储氢量大,室温氢分解压只有几个大气压,很合乎使用要求.但是活化困难,易中毒.美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首先发明 Ti-Mn: 粉化严重,中毒再生性差.添加少量其它元素(Zr,Co,Cr,V)可进一步改善其性能. TiMn1.5Si0.1, Ti0.9Zr0.2Mn1.40Cr0.4 具有很好的储氢性能. 四,五元合金是发展方向. * ⑷锆系合金 锆系合金具有吸氢量高,反应速度快,易活化,无滞后效应等优点.但氢化物生成热大,吸放氢平台压力低,价贵,限制了它的应用. AB2→ZrV2, ZrCr2, ZrMn2 储氢量比AB5型合金大,平衡分解压低.Zr(Mn,Ti,Fe)2和Zr (Mn,Co,Al)2合金适合于作热泵材料. Ti17Zr16Ni39V22Cr7 已成功用于镍氢电池,有宽广的元素替代容限,设计不同的合金成分用来满足高容量,高放电率,长寿命,低成本不同的要求. * 配位氢化物储氢 碱金属(Li、Na、K)或碱土金属(Mg、Ca)与第三主族元素(B、Al)形成 储氢容量高 再氢化难(LiAlH4在TiCl3、 TiCl4等催化下180℃ ,8MPa氢压下获得5%的可逆储放氢容量) * 单壁纳米碳管束TEM照片 多壁纳米碳管TEM照片 碳纳米管(CNTs) 1991年日本NEC公司Iijima教授发现CNTs 纳米碳管储氢-美学者Dillon1997首开先河 * 3.储氢材料的功能及用途 储氢合金在吸收过程中伴随着十分可观的热效应,机械效应, 电化学效应, 磁性变化和明显的表面吸附效应和催化作用。因此,在氢化物提纯,重氢分离,空调,热泵,压缩机, 氢气车, 催化剂和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等方面均有广阔的前景。镍氢电池已成为当前储氢合金应用方面最具有经济前景的突破。 * ⑴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