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人情债的调查与思考教程详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目繁多的“人情”及 “人情”的发展演变 所谓的“人情”,就是人与人之间那种情感的交流,是当今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人情披上金钱的外衣后,这种人情的交往就由感情变成债务了,让人不堪重负。 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俗话说“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儿卖”,这充分反映了国人对人情是十分看重的。适度地赠送人情礼品有助于增进感情、加深了解,但如果超出了必要限度就不好了。 在我们随州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可谓“名目繁多”,从小孩出生开始算起,有“三朝”、周岁、三岁、六岁、十岁、十二岁、考学、考研、当兵、婚嫁;老人有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去世后有送葬、五七、百日、周年、两周年、三年满;建房的有动土、上梁、封顶、乔迁,这还不包括一些购车、迁坟等等五花八门的人情,而这些“人情”都要送礼和办酒席的。 今年86岁的张大妈历经了从解放前到现在几十年的“人情”经历,对于这几十年的“人情”变迁,她娓娓道来—— 解放前的时候,那时候农村人穷,说起赶情送礼,现在听了可能觉得好笑,如果有人结婚,作为做舅舅的,按说应该属于“重礼”,但那时候最大方、家庭条件好的也就是半斗(约7.5公斤。斗,量具,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除了血缘上的联系,曾经共同的学习生活经历等纽带之外,亲戚、朋友还有一个作用是:为我们提供的平台。 万店镇的夏大嫂是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仅水稻面积就将近20亩,如果不是因为人情太多,用她的话说,早就在市区买房子了,眼看儿子就快结婚了,到现在他们全家仍然住在农村。 我们先来看看夏大嫂的亲戚名单:老(公婆)亲戚8家,自己娘家(四个爹、两个姑、自家和几个爹家的弟妹)15家,丈夫的兄弟姐妹6家,丈夫义父和义兄妹共10家,自己的干亲戚5家,朋亲11家,林林总总五十多家,过两三年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后,他们家的亲戚肯定会达到和超过60家。 如此庞大的亲戚体系,每年的“人情”支出当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平均每个月至少要吃四次酒席”,也就是说每周都有“酒席”可吃,按照每家送礼一百元计算,她们家每年仅此一项的支出就达到五万元以上,而夏大嫂介绍说,现在最低标准就是两百元,可想而知,这个家庭这么庞大的开支是如何维持下来的? “刚开始结婚的时候,我们家在当地小有名气,家庭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就是因为这样,那些亲戚便纷至沓来,都要跟我们走(来往),你总不能说不接受,让人家骂你嫌贫爱富吧。”夏大嫂如是说。对于他们家是如何保证这些开支的,夏大嫂说,除了拼命打工挣钱,就是借债,“我婆婆去世的时候留下近十万元现金,到现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我们除了花完那些钱,还借债近十万。”对于这么多亲戚为什么不放弃一部分,夏大嫂说:“现在钱都甩出去了,只有等儿子结婚的时候把钱收回来再说。”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几千年的精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发简单,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尤为突出。在农村,民族文化积淀更为深厚,人情往来则成为人与人交往之间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面对面的机会较多,所以农村人更要“面子”,而“礼金”则是“面子”的最好体现。在农村,钱给少了会遭到他人的非议,加上农村的传统观念相当的重他们又感觉到面子比票子重要,这无疑是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雪上加霜。同时,攀比意识及物价的上涨造就了历经不断上涨的局面,而历经上涨的速度远远大于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这就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干扰。 我们的礼金都是谁赚去了? 可能有不少人都有这种感受:“现在礼钱都被酒家赚走了,办酒的人也是没办法。”有人认为,大家都在酒店办酒席自己不办,也担心被人议论。那么,最开心的是谁呢?“最开心的当然是酒店了。”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其实送礼、收礼双方都没赚到钱,是酒店赚了。有人认为“能不麻烦别人还是不麻烦别人,自己家里吃个饭就好了。”但在自己家里吃就能节约吗? 住在城区的赵先生的儿子国庆节结婚,共22桌亲朋,收礼金不到六万元,他在市区某酒店办的680元一桌的酒宴,中午花去14960元餐费,晚上16桌,每桌480元,共花去7680元,餐费花去22640元,烟酒饮料和果品点心花去6700元,仅这些花费就达三万元,加上其他费用,“还赔钱。”赵先生说,“更难的是以后还得还人家的人情,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和负担。” 以前农村有这么一个说法,叫“赚钱的三朝折本的生”,意思是说生了小孩做三朝可以赚钱,而孩子过生日就会折本,原因是农村过去的习俗是生小孩做三朝只待一顿客,过生日却是三顿。“现在却不同了。”刚给孙子做完三朝的北郊某村的金大哥说,“现在都流行打牌,这些客来了一呆就是一两天,生活费实在让人难以承担,又不能撵他们走,现在都是这个风气。”他算了一笔账,他孙子做三朝共收礼金1.6万元,生活费花去7000元,再加上请家政的、买烟酒点心、买鞭炮等等一些费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