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9页)….doc

(编)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9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坍 孔 坍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坍孔原因 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 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造成过大震动。 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形成反穿孔。 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钻孔偏斜 偏斜原因 钻孔中遇到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预防及处理 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钻机底座、钻杆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由于主动钻杆较长,在工作中要避免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 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用检孔器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的情况后,一般可在偏斜处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 掉钻落物 掉钻落物原因 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 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 钻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短开。 钢丝绳过度陈旧,断丝太多,未及时更换。 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预防措施 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也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 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置。 处理方法 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和钻锥。打捞工具有以下几种:打捞叉、打捞勾等。 对严重的坍孔埋锥,可采用比钻锥直径大的空心冲击锥或冲抓锥将坍在原锥上面的土、石清除掉,接触原锥后,再换用比原锥直径稍大的栅式圆柱形的空心锥,冲钻至原锥底部,使原锥与周围孔壁分离后,提出空心锥;再将前述的打捞钩入孔钩捞,先将原锥身扶正,再用卷扬机会同链滑车同时提拉。 扩孔和缩孔 扩孔比较常见,一般表现为局部的孔径过大。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原因同坍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坍孔。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钻异常困难的迹象。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锥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满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孔径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