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醉酒驾驶的严重后果(10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意味醉酒驾车不但入罪,而且不管是否造成后果,都将处罚醉驾”,是一个人人痛恨却又屡禁不止的行为。公安部曾统一部署全国开始严厉查处酒驾,但是仍然有不少人“顶风作案”。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交通高危行为缺乏事先预防机制给人们留下了“侥幸”的心理空间。 不管是醉酒驾车刚起动就被制止,还是在道路上跑了很长时间并造成交通拥堵,都要马上定罪拘役,并处罚金,这样规定有一定的情绪化倾向。 仅是拘役实际中的操作性不强,难以执行,且行政成本较大。 根据现行的标准,驾车者血液酒精浓度在每百毫升20毫克至80毫克属酒后驾驶,浓度超过每百毫升80毫克就算醉酒驾驶。丛斌委员认为,从科学角度界定“醉酒”很难。不同的人对酒的耐受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酒精含量超过200毫克也不一定有事,有的人可能只有20毫克却意识不清。郎胜委员也指出,醉酒程度各国都有不同标准。 酒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100毫升血液里的酒精含量在20到80毫克之间,就属于酒后驾驶;而达到80毫克以上的就已经属于醉酒驾驶,构成犯罪了。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遇到醉驾伤人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时,这两种罪名如何认定?王静宏:这两种罪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方面。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如果要认定后者,就需要有大量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说醉驾入刑后,会催生不少“醉驾跑跑族”,发现有交警查酒驾就弃车逃跑,等酒醒了再回来接受处理,逃避刑事处罚。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要重点应对的。 而有专业人士认为,“醉驾”很多时候是过于自信的“间接故意”,并非过失犯罪。该罪是否规定得过于严厉? 善良的人们总是迷信刑罚。   两千年前,汉高祖刘邦拿下关中,遂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差不多算是人类历史上最简洁的一部成文法了,它向社会给出的信息非常明确,没有任何含混和纠缠的地方。一旦杀了人,任何人都难逃死罪。   然而,历史过去了两千年,杀人案件依然时有发生。除了执法的方式和程序有些不同程度的变化,死刑对严重犯罪的威慑始终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惧怕的人恒惧怕,不怕的人恒不怕。从立法的角度说,既可以通过加重原有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来惩罚日益严重的事故,又可以另辟蹊径,将违章行为上升为犯罪行为。但是这样做无疑要冒极大的风险:如果采用第一种方式,则会破坏刑罚中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平衡关系,突破7年这个过失犯罪的一般极限,造成某些过失犯罪的刑罚重于故意犯罪刑罚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就不得不再对故意犯罪的刑罚进行修改,而这势必将会导致重刑化的风险,几番令人眩晕的舞蹈结束,最终还是得由整个社会来为酷刑买单。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即将违章行为上升为犯罪,情况也好不到哪里。按照目前的罪刑结构,即使入罪也只能在三年以内规定法定刑,否则就将出现危险犯重于实害犯的荒唐局面。真的撞人了判一年,完全没有撞人的却要判两年。即便如此,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出现危险犯与实害犯的倒置。换言之,只要醉酒驾车入刑,就难以避免出现刑罚功能紊乱的后果,破坏刑法体系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最终则是刑法不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规律,不能指引人类走向自由。 多少是迫于严峻的形势,或是囿于民意的压力。最近,各地警方纷纷开展打击严重违章行为的专项行动,并威胁对违章者实施最重的惩罚。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运动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不会也不可能形成一项长效机制。比如,大多数地方专项整治的重点只是针对醉酒驾车,而浙江因为既有魏志刚的酒后驾车,又有胡斌的超速行驶,就变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