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单
编号:S09042
项目名称: 番禺莲花山高尔夫俱乐部配套设施 专业:结构
序 号 审 查 意 见 设计单位回复
意见 1号楼 1 GS-1-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2008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版本号应为GB50223-2008; ②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取6.0KN/m2,远大于规范要求。 ③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KN/m2,是否符合该工程所处的基本风压,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协商确定。 2 GS-1-05:
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3 GS-1-10:
JZJCL14第8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4 GS-1-12:
KL19第5跨、KL20第2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5 GS-1-14:
KL13第2跨、KL37第4跨、KL30第1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请检查全套图纸的类似问题,一并解决。 6 GS-1-16:
WKL26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7 GS-1-17:
9.000标高处的150板厚的板筋未标注。 8 目前框架的面筋配置较少,如2Φ12或2Φ14,应认真复查计算书的内力包络图,确保反弯矩不在2Φ12或2Φ14之内,否则应加长支座筋的长度;请检查各栋图纸的类似问题。 2、3号楼 1 GS-2-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2008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版本号应为GB50223-2008; ②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取6.0KN/m2,远大于规范要求。 ③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KN/m2,是否符合该工程所处的基本风压,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协商确定。 2 GS-2-05:
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3 GS-2-14、15:
地下室基础梁JZL,应按框架的抗震构造设置,加密区箍筋间距200mm不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3.6条要求,应调整。 4 GS-2-15:
后浇带的划分应全面考虑,如CG~CM/C4~C6在X和Y向可以满足后浇带划分后的间距,但斜向距离却很大,应调整。 5 GS-2-18:
①KL41第一跨第一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请检查全套图纸的类似问题。 ②KL24第六跨右支座筋是否为10Φ28,请注意底筋与支座筋的比值。 6 GS-2-20:
有些单向板的长度达10多米,应采取措施防止纵向开裂。 7 GS-2-26:
斜向必然有水平推力,应加大四个柱子的抗剪截面尺寸。(检查其他栋同类问题) 4号楼 1 GS-4-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2008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版本号应为GB50223-2008; ②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取6.0KN/m2,远大于规范要求。 ③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KN/m2,是否符合该工程所处的基本风压,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协商确定。 2 GS-4-05:
①基础的环境类别为二a,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4.2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②未见地质报告,强风化泥岩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450Kpa,应有根据。 ③基础高500mm和600mm,配筋为0.15%和0.126%,不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1条。 3 GS-4-07:
BZ-2异形柱,总面积为200×1000,配8Φ14,各肢肢端配2Φ14,配筋率0.154%<0.2%,违反《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第6.2.5条,应复查本工程同类问题,一并修改。 4 GS-4-08、10:
5米跨度的大板厚取130mm,偏薄,且ф8@100的钢筋直径偏小。 5 GS-4-08:
-2.1标高的板跨4.5米,板厚取100mm太薄。 6 GS-4-09:
KL13(4)第二跨梁端配4Φ25+2Φ20,配筋率达1.99%,不满足《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第6.3.5-4条,应复查同类问题。 7 缺混凝土强度等级。 5、6号楼 1 GS-5-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