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丸片药材研究指南
雷丸片药材研究指南
道地药材甘肃雷丸古今医家都喜欢使用道地药材,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甘”等产地,“川”即四川,“云”即云南,“广”即广东,“甘”即甘肃。这些药物就是道地药材。因而,道地药材专指那些具有特定的产地,经过当地炮制加工,具有确切可靠治疗作用的药物。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指:淮南又大又甜的橘子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种为又苦又涩的枳树,这都是水土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好的物种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自然环境给予物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我国幅源辽阔,天然药物分布广泛,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以及非物态的地磁场、日磁场、月潮和宇宙场等多种场能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其治疗作用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药材》列举了常常得到人们赞誉的道地药材,如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贝母,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河南怀庆的牛膝,江苏的苍术,云南的三七,甘肃的雷丸等。
以甘肃雷丸为例,来说明道地药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雷丸独产于中国,主产于甘肃,河南、安徽等地亦有少量生产,其中以甘肃河西走廊张掖地区出产的雷丸品质最佳,中药材市场自古就有“世界雷丸在中国,中国雷丸在甘肃”的说法,甘肃道地雷丸自古就有“熊猫药材”之美称。随着临床上雷丸药用需求逐年增长,供需关系的一减一增,缺口逐年加大,据业内人士估算,缺口高达50%,高品质的雷丸药材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甘肃河西走廊雷丸药材最道地,得益于河西走廊独特的自然条件。《中国药典》记载,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河西制药生产的道地雷丸的有效成份,是其它非道地药材的5倍以上,市场价格也相差近6倍。
“药材好,药才好”,这是“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的经典广告语,河南宛西制药厂也随着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而闻名于世。而在中国的大西北甘肃,同样有一家与之齐名的、以道地药材闻名于世的“河西制药”,我国中药界一直有“南有宛西,北有河西”的美称。 河西制药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张掖市,注册商标为“河西牌”,取河西走廊之意,2008年该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该厂共生产300多种药品,其中以“河西雷丸片”最为著名。中药材市场自古就有“甘肃雷丸在河西,河西雷丸在张掖”的佳话,意指甘肃的雷丸主产于河西走廊,河西走廊道地雷丸的主要集散地在张掖,被称为“西北药市”。
古代各国之间,常有驿道相通,交通要道上的重镇往往具有成为集散地的基本条件,如陕西、甘肃、河南的集散地密集,这与其在古代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丝绸之路上的集散地也较多,如从西安出发,有宝鸡、天水、陇西、临夏、张掖、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伊宁等,从这条线路上不仅运出丝绸、大黄、甘草、雷丸,也运进番红花等药用植物。丝绸之路古道药材集散地,以张掖雷丸道地药材集散地最为著名,这与张掖所住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张掖药材市场体系日渐完善,张掖已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构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的目标正在实现。张掖工业园区甘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聚合效应,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1992年8月和2000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先后两次视察张掖,分别题词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河西制药的“河西”注册商标也于2008年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素闻雷丸“不过张掖不灵,不到张掖不齐”,也曾亲身感受每年一次的全国“雷丸药交会”,但始终对这句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何上天如此眷顾,让甘肃张掖这座城市享有“雷丸之都”的盛誉,其间必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甘肃张掖雷丸渊源于一山一人。一山,即汉唐时的“丝绸之路”、中西文化的黄金通道——河西走廊;一人,即被后人尊崇为“张天师”的道教始祖张道陵之孙——张鲁。这一山一人便是张掖雷丸之祖。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药材集散地,被称为“西北药市”。
我们既感叹河西走廊的鬼斧神工,也感慨它是一个天然药场,[4]?吸引了许多道学名家、丹术家来此结庐养生、采药练丹,逐渐成为道教名山。东汉建安七年,道教始祖张道陵之孙——张鲁来到河西走廊采药行医,布道练丹,并传在此得道白日飞升,被后世尊称为“张天师”。
张天师是河西走廊采药洗药、炮制药材的第一人,被后人敬为张掖医药业的奠基人。自然而然河西走廊也成为张掖雷丸的祖山。由此算来,张掖雷丸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张天师撰成的《炼丹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