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尸检统计:胃溃疡多,为什么 * * * * * * * * * * * * * 2、慢性(普通型)肝炎 病程6个月以上 根据坏死、纤维化程度及界板有无破坏 轻度慢性肝炎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病变比较 轻度 中度 重度 坏死 点状坏死 偶轻度碎片 变性坏死明显 中度碎片 出现桥接坏死 重度碎片 桥接坏死明显 炎细胞浸润 门管区为主 坏死灶 门管区附近 小叶间隔内 坏死灶 门管区 纤维间隔 纤维组织 增生 门管区少量 小叶及门管区内 少量纤维间隔 纤维间隔明显 分割包绕肝小叶 肝界板 完整 局部破坏 多数破坏 肝细胞再生 完全性 完全性为主 结节状 毛玻璃样肝细胞:HbsAg 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结局 表现多样化 长期乏力、厌食、低热 持续反复黄疸、肝区不适 转氨酶?,肝功能波动 腹水、消化道出血、肝功能不全 血管炎、关节炎、肾炎等 病毒类型(HBV、HCV) 恢复 静止 肝硬化 (HBV 4-16%,HCV 20%) 肝癌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红色(黄色)肝萎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红色(黄色)肝萎缩 3、重型病毒性肝炎 又称急性暴发型肝炎 起病急 病变发展迅猛、剧烈 病死率高 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比较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及病程 急骤,10天左右 相对缓,数周至数月 肉眼 小皱软,黄或红 小皱,质软硬不一,土黄或黄绿色 大片坏死灶 数量多,严重 相对轻 Kupffer`S 细胞 增生明显 增生 肝细胞再生 无 有,呈结节状 小胆管、纤维 组织增生 无 纤维间隔出现 结局 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大出血 少数→坏死后性肝硬化 急性黄色( 红色)肝萎缩: 亚急性黄色( 红色)肝萎缩: 病原体:肝炎病毒 目前已发现至少七种病毒 传播途径: 消化道:HAV、HEV 输血、注射及密切接触血液:HBV、HCV、HDV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 病 机 制 甲型、丁型肝炎——寄生于肝细胞HAV、HDV直接引起 乙型肝炎——HBV引起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是引起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靶抗原主要是HBsAg、HBcAg和肝细胞膜脂蛋白。 乙型肝炎发病机制 T细胞 功能 病毒 数量 毒力 肝损伤 肝炎类型 正常 少 弱 轻 急性普通型 增强 多 强 严重 急性重型 不足 少或中等 弱 重 慢性普通型 缺陷或免疫耐受 病毒与宿主共存 无 慢性肝炎病毒 携带者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不包括 A肝细胞水肿 B肝细胞嗜酸性变 C肝细胞坏死 D肝细胞异型增生 E小胆管增生 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不包括 A 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状坏死 B肝细胞广泛变性,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广泛变性,桥接坏死 D肝细胞广泛变性,大片坏死 E肝细胞广泛变性,亚大片坏死 病毒性肝炎时,下列哪项少见 A气球样变 B水样变性 C嗜酸性变 D脂肪变性 E肝细胞再生 碎片状坏死主要见于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亚急性重型肝炎 D急性重型肝炎 E肝硬化 桥接坏死主要见于 A急性重型肝炎 B慢性轻度肝炎 C慢性中度肝炎 D急性普通型肝炎 E亚急性重型肝炎 思考题 简述肝硬化的基本病变及各型特点。 哪型病毒性肝炎易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 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的特点?他们分别出现于哪型肝炎? 肝纤维化时胶原纤维增多的两个主要途径是什么? 毛玻璃样肝细胞及特点? * * * * * Warthin-Starry银染色 * * 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溃疡为何发生并呈慢性经过?病变特点及并发症是什么?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 * 1、粘膜抗消化能力——更重要 粘膜屏障: 粘膜屏障:完整的被覆上皮 粘液屏障:粘液层(0.5~2.5mm),HCO3- 粘膜正常的血液循环 抗消化能力↓ HP感染 药物(阿司匹林) 吸烟 酒精 十二指肠液反流 2、消化能力增强 粘膜壁细胞数量↑ 高钙血症→胃泌素↑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胰岛细胞瘤产生胃泌素↑ 胃空肠吻合术后 精神因素(紧张、忧虑、激动等)引起皮层功能紊乱 ? 皮层下中枢功能紊乱 ? ? 迷走神经功能失调 下丘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 ? ? ? 兴奋性增高 兴奋性降低 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神经支 血管 胃蠕动 食物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