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 0 UB UA UC 60? -UA UC’ UB’ -UA I’CB I’CC -I’CA 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PE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接地电流大于30A时,将形成稳定电弧,成为持续性电弧接地,这将烧毁电气设备和可能引起多相相 间短路。 如果接地电流大于5A~10A,而小于30A,则有可能形成间歇性电弧;间歇性电弧容易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其幅值可达(2.5~3)U?,将危害整个电网的绝缘安全。 如果接地电流在5A以下,当电流经过零值时,电弧就会自然熄灭。 How to do ? 0 UA UB UC -UC U’A U’B IL IC ICA ICB 负 荷 A B C C C C IL IC ICC ICB ICA ICC ICB ICA IPE L 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消弧线圈: 安装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具有气隙铁芯的电抗器。 单相(C相)金属性接地故障: C相发生接地时,中性点电压变为-UC ,在消弧线圈作用下,产生电感电流(滞后90°),其数值为: IL=UC / XL=U / XL 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 全补偿方式:按IL=IC选择消弧线圈的电感,使接地故障点电流为零,此即全补偿方式。 欠补偿方式:按ILIC选择消弧线圈的电感,此时接地故障点有未被补偿的电容电流流过。 过补偿方式:按ILIC选择消弧线圈的电感,此时接地故障点有剩余的电感电流流过。 消弧线圈容量的选择 下述情况,应安装消弧线圈 四、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 特点: 供电可靠性不如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在线路上广泛安装三相或单相自动重合闸装置。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只需按电力网的相电压考虑,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我国380/220V系统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主要是从人身安全考虑问题。 负 荷 A B C k(1) Ik(1) Ik(1) 适用范围: 我国110kV(国外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系统。 380/220V低压系统。 五、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电力系统 特点: 降低工频过电压,抑制弧光过电压; 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防止断线谐振过电压; 设置零序保护动作跳闸; 设置零序保护动作跳闸; 避免发生高压触电事故; 供电可靠性有保证。 适用范围:配网系统(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不接地比较) 全电缆出线变电站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30A时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全架空线路出线变电站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10A时,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对电缆与架空线混合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可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35kV降压变压器 升压变压器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 110kV输电线路 北京知春里220kV变电所 北京新东安110kV地下变电站 广东新丰江水电站 水轮机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 世界上最大水轮发电机组:三峡水轮发电机组。 用户照明 三峡大坝鸟瞰 精品资料网()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企业管理培训。 提供60万企业管理资料下载,详情查看:/map.htm 提供5万集管理视频课程下载,详情查看:/zz/ 提供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硬盘拷贝,详情查看:/shop/ 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目录下载:/12000GB.rar 高清课程可提供免费体验,如有需要请于我们联系。 咨询电话:020值班手机网站网址: 在线文档: HUST_CEEE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及前景 第二节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第三节 电能质量指标 第四节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及其选择 第五节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 第一节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及前景 一、电力工业发展概况 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 火电:1882年上海电气公司; 水电:1912年云南石龙坝2×240kW; 核电:1991年浙江秦山300MW; 输电线路: 1974年甘肃刘家峡水电站陕西关中地区 330kV交流; 1981年河南姚孟火电厂到武汉500kV 交流; 1988年葛州坝水电站到上海南桥变电站±500kV直流; 2005年青海官厅—甘肃兰州东750kV交流; 2008年晋东南—南阳—荆州1000kV交流 2010.06.18:云南省楚雄—广东省广州 ±800kV直流输电工程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几大跨越: 1987年,突破1亿kW(105年);1995年3月,突破2亿kW;2000年4月,突破3亿kW;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