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下《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教程解析.docVIP

2014-2015年下《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教程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型: 1、单选题:20题*1分=20分 2、多选题:10题*2分=20分 3、简答题:2题*10分=20分 4、论述题:2题*20分=40分 《纲要》复习提纲(重点章节: 第二、三 、五章) 第 一 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9-15 基本思路: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是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是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前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则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是革命任务,鸦片战争前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势力,鸦片战后则是反帝反封建, (4)革命性质由传统农民战争转变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2、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pp.19-29 基本思路(要求宏观把握): 军事:发动侵略,屠杀中国人民(如旅顺大屠杀);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如沙俄侵占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如圆明园的破坏); 政治: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如赫德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操纵晚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如天津教案);在中国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如慈禧、袁世凯等) 经济:控制通商口岸(如江海关);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如通商口岸广设洋行);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如财政、铁路、金融); 文化:名为传教,实为侵略(如传教士郭士立);制造侵华舆论(如“黄祸论”)。3、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基本思路: 一、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封建统治者昏庸腐朽、苟且偷安、派争党罚。面对入侵依旧冥顽不化,不了 解对手,不懂得御敌之策,不思改革进取,战和不一。 二、军队腐败,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腐败导致军队纪律败坏,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装备不良,训练不足,精神 萎靡,素质低,战斗力弱。 三、清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消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方针,是清军失败的认识上的原因。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备战积极,采取积极进攻战略方针;清 政府缺乏一个全局性的、明确的战略目标,坚持专守防御,保船制敌的思想,采 取的是近岸防御的战略方针。开战后则寄希望于国际调停战争,避战求和,消极 防御,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 四、甲午战败,不是中国军队战败,而是思想文化战败 清朝社会严重缺乏精神凝结,整个社会对于这场战争没有思想发动,没有精 神激励,没有观念引领,是一个没有共同灵魂和思想的集合体。国民意识薄弱, 民族精神缺失,没有国家认同感,使中国民众对这场战争漠然视之,使战争变成 了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 五、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者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是战争失 败的外部原因 4、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意识是如何觉醒的?有何表现?pp.36-38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5、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和相互关系。P17-18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发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经济政治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