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熊小伏)要点解析.ppt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熊小伏)要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规划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现状分析 互换性差,技术性能亟待提升; 部分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关键设备仍然缺乏,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需求。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智能电网建设所需关键设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体认为:目前,国内已有设备基本满足电网建设和发展的常规需求,部分设备技术已达到或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特高压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变电站等),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现有大部分设备尚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要求; 部分领域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智能电网关键设备规划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的总体目标为: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第三 阶段 2009年-2010年 “保障试点工程”,完成试点工程所需关键设备研制,保障试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全面展开; 2011年-2015年 “支撑全面建设”,已有关键设备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全面完成规划中关键设备的研制,支撑智能电网全面建设; 2016年-2020年 “力争国际领先”,全面提升设备性能指标,主要领域装备位居世界前列水平,保障坚强智能电网国际领先。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规划内容 已有 设备 智能电网 关键设备 提升设备性能、拓展产品种类、提高产业能力、加大推广应用 明确目标重点、加快研制进度、强化示范应用、形成生产能力 跟踪发展趋势、加强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提升整体实力 在研 设备 待研 设备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规划内容 《关键设备规划》详细提出了7个技术领域、28个技术专题和137项关键设备的研制规划。 静止无功补偿器 研制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提出解决智能电网中动态电压支撑问题的SVCD技术方案 ,完成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可控并联电抗器 研制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提出解决智能电网中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无功补偿和限制过电压之间矛盾的CSR技术方案。 SVC CSR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 输电环节:输电线路状态检测装置/系统、柔性交流/直流输电关键设备、高压直流输电关键设备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 局放检测 冷却器控制 OLTC 油色谱及微水检测 套管检测 电压、电流检测 铁芯电流检测 温度检测 光纤绕组 侵入波检测 油位检测 智能变压器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 电子式互感器(ECT/EVT) 电子式互感器作为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中的关键设备,用于电力系统参数的测量。目前电子式互感器已有研发阶段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如何有效应用成为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2004年的南自新宁公司的OET700有源式EC/BVT正式挂网运行。随后,中德、南瑞继保等公司的全光纤型ECT,同维、许继等公司的磁光玻璃型ECT也先后实现挂网运行。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线诊断装置 重庆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始此项技术研究的单位,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进行了多个智能变电站的工程试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国家电网在《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里要求要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但目前尚无成熟技术及设备。 智能变电站的传感、控制、保护等设备统称为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所有二次系统的设备均通过以太网连接并遵循IEC-61850规约。智能变电站虽然为不同厂家设备互联及信息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其可靠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第三部分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思考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思考 电网的作用---传输电能 电网的物理形态:与电源连接、与负荷连接 电网的理想状态:1)接纳任意电源,保障优先接纳任意时刻发出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承受这些电源的随机波动性;2)承受负荷的随机波动性; 3)保障电能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4)以最小的代价传输(最小的损耗与最低的资源消耗);5)质量合格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思考 新旧电网的理论与技术需求区别: 1)传统电网只承受负荷的随机波动性,依靠电源的调节来适应负荷的波动;而新的电网因新能源比重增大而导致必须承受“进”与“出”的双重波动; 2)传统电网结构以电磁感应原理为理论与装备基础,理论成熟,可靠性可预测与控制;新电网增加了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混合电网的分析、计算与控制理论需要重新构建,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状态不确定; 3)传统电网负荷为单纯的用电,能源流动多按单方向设计;而新电网中大量的分布式电源使得负荷变为既用电又卖电,能源可双向流动; 4)传统电网更关注安全,经济性次之;新的电网将开放电力市场,电网的管理与运营成本直接影响电价而将更受关注; 5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