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小平简介 中文名:邓小平别名:邓先圣(原名);邓希贤(学名)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原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出生日期:1904年8月22日逝世日期:1997年2月19日职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推动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提出“一国两制”的政治理念创立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少年时代的邓小平 邓小平5岁进私塾发蒙,学名邓希贤,后转入新式小学。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8月27日,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学习,邓小平等83名毕业生,出太平门登上了“吉庆”轮前往上海。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登上了法国邮船“鸯特莱蓬”(Andre Lebom)号。10月19日,邓小平于抵达马赛。开始了在法国的生活。 由于经济困难,邓小平在这里只读了5个月的书,这5个月是他在法国勤工俭学过程中最长的正规学校学习生活 他曾和邓绍圣等十一人作为散工,来到法国南部的克娄梭城,进入克娄梭城钢铁厂,成为一名工人,从事特别繁重劳累的劳动。而后不久,邓小平又回到哥伦布华法教育会,一方面从该会领取每天五法郎的微薄补助,另一方面做过很多工作,在饭馆当招待,在车站、码头送货、搬运行李,到建筑工地推砖、搬瓦、打水泥,或者打扫工地和清除垃圾,几乎是碰上什么干什么,哪里有活到哪里去干,这段时间是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最艰苦的时期,是只有勤工而没有俭学。 1923年2月初,邓小平便中断了夏狄戎公学的学习,先后在哈金森工厂和 雷诺汽车厂等企业工作,直至1925年4月离开巴黎。 虽然,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邓小平的留法学习是失败的,在学业上成效不大。但五年的经历却也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首先,在法国艰苦的求学和做工经历,使邓小平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进一步探索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出路,一步一步的走向马克思主义。 其次,邓小平在法国期间,两度辍学,先后从事数不清的底层纯体力而无技术的劳动,甚至还曾做扎花标签的这种女人做的工作,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这对一个不满十七岁的邓小平来说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磨练,磨练出邓小平的坚强意志。邓小平以后的经历中几度沉浮,尤其文革时期的三上三下,但他都能淡然面对,坚强挺过,这与他留学期间形成的坚强意志和抗压能力密切相关。 在莫斯科,邓小平终于有机会能够深造了,尽管这里的学习主要是政治上的而不是学术 上的。 从1926年1月到1926年年底,邓小平还在苏联留学了近一年,这段经历使他更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追求。 青年时代的邓小平 1927年秋,张锡媛回国并在武汉与邓小平重逢。1928年初,两人结为伉俪。1930年初,她因难产死于上海。 也就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邓小平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一个妻子的张锡瑗。1925年下半年,张锡瑗受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选派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春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 。 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夏,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和师长刘伯承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1942年9月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 1939年9月与卓琳在延安结婚 1943年10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5年9月至11月同刘伯承一起领导了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