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H7N9防治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禽流感 H7N9 防 治 阳江市人民医院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人禽流感基本知识 定义 致病性 病原学 流行病学 重点问题 ⒈ 如何排查可疑病例。 流行病学史采集 实验室、影像改变 ⒉ 流感类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 ⒊ 密切接触者。 ⒋ 个人防护。 什么是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禽流感病毒(H5、 H7 、 H9 )跨越物种界限,引起人类感染的一种新发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禽流感传播图解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最近国内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称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都很高。 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H7N9:最严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H7N7:呼吸道症状轻,零星死亡. 非致病性禽流感:无症状 首例人球全禽流感致死性病例的发现经过 1997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养鸡场出现了H5N1型禽流感暴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禽流感病毒迅速蔓延,大批感染了该病毒的家鸡死亡 。 1997年5月,香港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A(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也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香港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 为了阻止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鸡。这也是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人禽流感暴发。 禽流感为何如此受到重视? 异与整合使人类缺乏免疫力毒的病变 与SARS类似的呼吸道传播途径不容易控制 至今缺乏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竣挑战 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关系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由特异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甲、乙、丙三型 乙、丙型仅能对人致病,甲型则可对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致病 从动物进化的观点来看,禽流感病毒出现的时间比人流感病毒早,因此,不少学者都认为人类流感病毒是由禽流感病毒进化而来的 甲型流感病毒 人感染H7N9禽流生物学特征 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 H7N9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强,65 度C30分钟、100度C 2分钟以上可灭活,在较低温粪便可存活1周,4度C水中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⒋0的条件下也貝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H5N1禽流感病毒(蓝色小球)正在攻击、破坏健康人红细胞(红色部分) 流行病学 全球首例人禽流感致死性病例的发现经过 1997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养鸡场出现了H5N1型禽流感暴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禽流感病毒迅速蔓延,大批感染了该病毒的家鸡死亡 。 1997年5月,香港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A(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也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 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人禽流感暴发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香港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 为了阻止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鸡。这也是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人禽流感暴发。 H7N9禽流感病毒的发现 中国疾控中心用PCR检测H7阳性,培养分离到H7N9流感病毒,并完成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 病毒命名为:禽流感病毒 所致疾病命名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 简称人感染H7N9禽流感。 野鸟、鸭、鸡与禽流感病毒 基因重配; 未发现在猪与禽流感病毒 基因重配。 H7N9简报 本月11日全国确诊38例,死亡10例 全国确诊140例,广东4 北京对贩卖家禽人群主动筛查中,发现一名4岁儿童H7N9携带者,对H7N9致病力有新判断。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目前不清楚,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 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排泄物。 2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传人的确切证据。 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对H7N9认识还十分有限 序列分析表明为禽原病毒。动物宿主及人类感染源尚不清楚,该病毒人际传播能力尚不清楚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 禽流感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